弗洛伊德說,“夢是本能欲望無法滿足后,潛意識偽裝表達的產物。”
用這個說法進行思考,眼下的場景,便顯得不這么難以理解。
簡單來說,這座奇形怪狀的“大山”,所描繪的便是求而不得的欲望與身上正背負著的壓力。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從古至今都是人們共同的愿望。
而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金錢與關愛的缺失,又成為了共同的壓力。
這些潛意識中的思緒被融合后,便呈現出了眼前的事物。
喪己于物,失性于俗..........
江面泛起鐵灰色的漣漪,銀月號龍骨擠壓著暗流發出低啞呻吟。
船首依舊保留的破冰裝置,將水面切割成細碎銀箔。
“銀月號”的控制者似乎有嘗試要轉向,但顯然來不及了。
不可避免的沖撞,依舊發生了。
撞擊剎那,江水竟凝滯成膠狀,龍骨斷裂的脆響沿著水面蕩開波紋,整條河道仿佛被無形巨手攥緊又猛地松開。
木制寶船的鐵錨破水沖天,拽著半截銹蝕鎖鏈在空中劃出弧光,將臨江的幾家小店的飛檐斗栱砸得木屑紛飛。
兩船相嵌處,屬于來者的木板如宣紙遇火般蜷曲剝落,露出內部蛀空的蜂巢狀結構,江水立刻化作千百條銀蛇鉆入孔隙。
殘存的紅燈籠在旋渦邊緣瘋狂旋轉,投下的光影里,那場慶典中眾人的笑聲更甚。
那些在木制寶船上狂歡大笑的怪人們,承載著不同的欲望和壓力,正在盡情釋放自我。
這場撞擊雖然毀掉了那艘木船,但卻完全沒有影響這場慶典。
事實上,隨著兩艘大船的相撞,那座“大山”開始垮塌,不同樣貌的奇異生物開始進行“跳幫”。
那些欲望與壓力的實體,從兩艘船的交界處行進,向“銀月號”上列隊而來。
慶典過后,便是一場盛大的游行。
游行的鼓點忽然混入電子蜂鳴聲,那種鑼鼓喧天的喜慶音樂中,逐漸加入了人聲的合奏。
所有參與游行的生物,都在放聲高歌。
“人造的信仰宛如迷藥
“享樂成本低廉
“不要再思考了
“一切早有定數
“來吧,散發出惡臭
“蠶食著你的瞳孔
“混沌的巡游降臨
“以時代之名
“來吧,淹沒所有清醒
“你的欲望由此誕生
“混沌的巡游降臨
“以時代之名”
第一輛花車從街角拐出時,人們看見生銹的鐵皮青蛙正敲打著手中的銅鑼,彈簧驅動的后腿每次蹬踏都濺起一片木屑。
穿著紅舞鞋的芭比娃娃懸,浮在彩虹圈螺旋中央,向四周不存在的觀眾揮手致意。
前排的四驅車引擎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天空驟然降下竹蜻蜓暴雨。
街邊樓宇的玻璃幕墻突然扭曲成任天堂紅白機卡帶,每扇窗戶里都映出無數個吃豆人吞食著霓虹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