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蕭山要藍敏懷聽從自己的指揮,盡快協助北狄軍隊占領蘭谷關和寒石城,然后揮師中原。
藍敏懷堅決不同意,還是那句話,他決不做別人的傀儡,蕭山可以和他共商、想辦法說服他,但休想命令他,日后他藍敏懷只隨自己心意而活。
例如:藍敏懷堅持要所有在宣朝潛伏的臥底名單,蕭山自然不可能給他,最后只給了在蘭谷關和寒石城附近潛伏的。
……
蕭山這才放藍敏懷回了宣朝,可他回到宣朝后的所作所為讓蕭山有些頭疼了。
藍敏懷不但不協助他攻城,還親自上城墻領兵作戰,刺激的宣朝士兵跟打了雞血似的,英勇抵抗,給他占領蘭谷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這還能說是策略,障眼法,畢竟藍敏懷是被俘后回去的,這對他在士兵心中的地位十分不利,也會有人對他的忠誠度產生懷疑,他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表現,無疑會洗脫這種嫌疑,重塑形象。
可他殺臥底一事又該怎么解釋呢?
之前藍敏懷要名單,蕭山還以為他是不想被自己監視控制,誰知他居然直接命人去除掉這些人,短短幾天,名單上的人已死亡大半。
執行此事的還是藍家的人,可蕭山知道,藍敏懷根本沒拿到家主令,這些藍家人真的認他為主嗎?他究竟是怎么想的,這太危險了。
蕭山倒不懷疑藍敏懷騙自己,因為以藍敏懷的身世,他在宣期根本沒有出路,無論他立下多大的功勞,只要有朝一日身世敗露,他只有死路一條。
藍敏懷可不是愚忠愚孝、任人宰割的性格,他若想活只有造反一條路,而蕭山無疑是他最大的助力,況且蕭山注定無子,百年后,所有一切都是他的。
蕭山現在只懷疑是不是之前他刺激的太狠了,把外甥變成了一個不管不顧、沒有章法的瘋子。
蕭山正想著他那個不省心的外甥,一個包裹嚴實的暗探拿著一封密信過來了,“元帥,閔原貞派人送來的信。”
蕭山打開看了兩眼,嘴角勾起嘲諷的弧度,“給閔原貞回信,不用刺殺弘嘉帝,既然無法將他活捉,就盡力保證他平安回到皇宮。”
弘嘉帝苦等數日,終于等到了大批儀仗,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回京了,面子什么的,哪有命重要?
暗探下去后,海納明好奇地問道:“元帥,咱們和那云嵐合謀,不就是為了將宣朝皇帝留下嗎?您怎么又讓他回去了,離開了伊犁,再想動手可就難了。”
“弘嘉帝無論是留下還是放他回京城,都是要活著才對我們有利的,要么將他活捉做我們的籌碼,要么放他活著回去繼續給宣朝朝廷搗亂。
一旦弘嘉帝死了,榮韶凌立刻就會即位,對我們來講不是好事,榮韶凌可比他父皇難對付多了。
還不如放弘嘉帝回去制約榮韶凌,只要榮韶凌不想要個弒父奪位的千古罵名,短時間內他就上不了位,也就無法舉全國之力抵御我們。”對這個忠心耿耿的下屬,蕭山難得耐心解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