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皇后送的安神香,弘嘉帝一夜好眠,第二天起床神清氣爽,突然有了個好主意。
對流言不好直接下旨禁止,倒不如讓皇后下個懿旨對藍敏儀進行表彰,懂事的人自然會知道閉嘴,這流言也就沒了。
弘嘉帝十分難得的去正陽宮用了頓早膳。皇后態度一如既往淡淡地,既不過分討好,又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關切,弘嘉帝倒是十分享受這種老夫老妻的感覺,很自在,很舒服。
從邊關回京后,弘嘉帝對那些年輕貌美的嬪妃就淡了,確切的說,后宮都很少來了,估計是戴綠帽子還替別人養孩子一事讓他灰了心。
弘嘉帝偶爾想找人陪著說說話,就去后宮見見那些陪自己多年的老人兒,可也不見得多舒坦,有孩子的都想著給孩子討點兒好處,沒孩子的想給自己日后討個保障,個個帶著目的。
唯有皇后不同,做為正宮皇后,她完美地履行了皇后的職責,為皇帝分憂,還能適時地開解勸導皇帝。
更重要是公正無私的皇后從不會處心積慮、拐彎抹角地跟他要求什么,一切都擺在明面上,弘嘉帝在正陽宮感受到的是完全的放松。
只是弘嘉帝不明白,做妻子的對丈夫沒有一點兒要求,只能說明她已經不指望丈夫了,這丈夫于她而言有還不如沒有。
雖然弘嘉帝是臨時起意過來的,但皇后仍然準備了一些他喜歡吃的小菜、點心,讓弘嘉帝十分滿意。
今日不是朝會的日子,用過早膳,弘嘉帝也沒急著離開,而是說起了藍敏儀的事兒。
弘嘉帝拐彎抹角地說了半天,沒說流言的事兒,只是說自己感念藍家父子的忠義,藍敏儀自己也有功,希望皇后下個懿旨表彰一番,這畢竟是女眷的事。
皇后掛著溫柔得體的微笑聽弘嘉帝說了半天,認真想了想才開口說:“敏儀這丫頭,臣妾也很喜歡,只是她的功勞是在戰場上,陛下已經下旨表彰過,破格封了郡主又給了個極尊貴的封號。
她雖然是個好孩子,可畢竟年幼,在內院及品德上還沒有突出的事跡,臣妾也不好再下旨表彰。臣妾想著,陛下倒不如給她個殊榮,收個孫女。
她年紀還小,仍是需要長輩教導、關懷的年紀,家中卻沒有合適的長輩了,由皇家收養,也可體現陛下對功臣之后的關照。
再則臣妾也有些自己的私心,求陛下給個恩典,將這孩子就掛在韶凌名下,他膝下只有晟澤一個孩子,總是有些空虛的。
夫妻兩個對敏儀這孩子又十分喜歡,從前王妃就時常帶著進宮請安,和自己女兒也差不多了,正式收個義女,他們也算是兒女雙全了。”
“他膝下只有一個孩子,還不是你過于縱容的緣故!你看誰像他一樣,只有一個正妻的,這金家書香門第,怎么就教出來個妒婦?”弘嘉帝隨口抱怨道。
真的只是隨口,并沒有任何不滿,就像皇后曾經說的那樣,他根本不關心榮韶凌后院的事,婚后幾年沒孩子出生,他都不曾問過一句,現在好歹有個兒子呢。
“陛下這可就冤枉王妃了,王妃素來賢良淑德,當初也幾次勸過韶凌納妾,是韶凌自己不愿。
陛下也知道,韶凌那么個冷硬的性子,因著這事還給人甩冷臉,嚇得王妃跟個鵪鶉似的,看著就可憐的。
說來這事兒該怪臣妾,韶凌是臣妾長子,臣妾沒有教養經驗,生怕他學壞,就將他管得過于嚴苛了,養成了這別扭的性子。
好在王妃不跟他計較,柔情似水的軟化了他,如今性子好了很多,他們夫妻倆比臣妾強,您看晟澤被教養的多好。”皇后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