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的日子是很單調的,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不得出府赴宴,只有定期前往墓地祭掃。
藍敏儀倒是適應良好,每天基本都是習武、讀書,偶爾心煩意亂時雕雕木頭,或者將藍敏如接來教她識識字。
藍敏儀雖然正式成了榮韶凌和金綰的義女,也改口稱父王和母妃了,但因為守孝的緣故,反倒不能像從前一樣去襄王府小住了,至少也得滿一年后才能放松點兒。
不過榮韶凌隔三差五的,下朝后就會來府里看看,皇宮、平西王府、襄王府恰好在一條線上,來往倒也方便,金綰也經常帶著榮晟澤過來。
這日金綰的祖母八十大壽,中午榮韶凌、金綰帶著榮晟澤回了金家,因著老太太想孫女,拉著金綰一直說話,金綰就打算在金家住一晚。
榮韶凌中午喝了些酒,又不想跟金家人多說,干脆借口酒醉在從前金綰的閨房中歇息,金綰回去后跟榮韶凌一說,榮韶凌就有些不悅,“偏你心軟。”
榮韶凌與金綰伉儷情深,對金家卻沒什么好印象,究其原因就是金家一直試圖給他塞女人,讓他惡心。
榮韶凌只有一個正妻,他父皇母后都沒說什么,偏他岳家給急得上竄下跳的,閑著沒事兒就勸金綰給他納妾,還極力推銷金綰的堂妹表妹的,純屬有病!
金家這番作為,在他夫妻倆沒孩子時還算情有可原,如今有孩子了還這樣,在榮韶凌看來就是金家不重視金綰,這他能高興嗎?
對金家來講其實也有些無奈,金綰地位穩固,他們自然高興,可金家還有其他女孩啊,家族中女子的名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榮韶凌雖然極力將不納妾的原因攬在自己身上,皇后也從不說什么,甚至時常夸金綰,可總有那些尖酸刻薄之人固執地認為是金綰善妒。
再加上榮晟澤之后,金綰再次流產沒了一個孩子,從此后再沒動靜兒,夫妻倆膝下只有一子,金綰在眾人心中的印象就變成了善妒還子嗣不旺。
雖然懼于榮韶凌的黑臉和手段,沒人敢宣之于口,但各家的夫人們在選兒媳時,卻心照不宣地將金家女孩排除在外。
這樣一來,金家其他女孩的婚事就有些艱難了,以金綰的身體狀況再生一個有些難,所以金家才舊事重提,打算讓金綰勸榮韶凌納妾。
一來改改金綰善妒的名聲,二來金家也不太相信榮韶凌的專情能堅持一生。
就怕金綰有朝一日色衰愛弛,榮韶凌變心后,因子嗣少一事遷怒金綰,到那時他再納妾,可不會考慮金綰,金綰的處境絕對不會好。
還不如趁現在,金綰在榮韶凌心中還有地位,主動給榮韶凌納幾個好拿捏的,日后金綰母子也有人幫襯。
其實金家也就提了兩次,在榮韶凌明顯表現出不悅,又親自給金綰的幾個妹妹找了好人家后,金家也就不提了,只是榮韶凌卻記仇了。
榮韶凌和金綰嘀咕了幾句,不過也沒阻止金綰留下,只說道,“我可不留下啊,正好兩天沒去看敏儀了,我去平西王府吃晚飯,看看她。明日下朝后我再來接你們回家。”
“正好。這段時間敏儀因府里的事發愁呢,你去指點指點。”金綰沒什么意見,從沒有哪個王爺在岳父家過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