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嘉帝第一次看長大后的榮韶凌這么順眼,這才對嘛,削爵有什么用?趁機挖點兒錢填補國庫不足才是正理兒啊!
“哼,不是你無能,是你這三皇弟太有本事了,畢竟朕都不及這個孫女出手闊綽呢!”弘嘉帝陰陽怪氣地說道,十分不莊重。
“難得宣和懂事,是你教養的好,可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孫喜,朕記得私庫中還有兩塊上好的玉佩,找出來給襄王,帶回去給宣和,雖不值三萬兩,可也是朕這個皇祖父手中最好的了。”
這話聽得宸王肉疼,他父皇這心思表露無疑,一個皇帝為了錢都這樣說了,太不要臉了!
“兒臣代宣和叩謝父皇隆恩。”榮韶凌急忙跪下謝恩,這也是他懂事兒后第一次看他父皇這么順眼。什么都是次要的,還是先弄點兒銀子給災區送去才是正理!
“宸王,你覺得自己該當何罪啊?”和榮韶凌演過戲后,弘嘉帝又轉頭問宸王。
宸王心中發苦,在洞悉了父皇想要銀子后,他也不敢說榮碧云的錢是外公給的了,畢竟無論是誰的,他拿出來這事兒就過去了,他拿不出來父皇一怒之下這個郡王可真就沒了。
“回父皇,兒臣對君父絕不敢有半點兒不敬,是兒臣教女無方,致使女兒飛揚跋扈、奢靡無度,兒臣自愿受罰,以警示自身。
兒臣愿將府內半數資財,共計三萬兩白銀捐入國庫,以賑濟災民,也讓府內眾人節儉自身。”宸王表現的十分有誠意。
可惜弘嘉帝不滿意,這兒子太不老實,說了半天才三萬兩,你女兒隨手一揮的事兒,還半數資財?
朕還沒老糊涂呢!你那便宜岳父給你女兒銀子都這么大方,給你只多不少!
本來弘嘉帝打算讓宸王掏個十萬八萬的也就成了,可既然宸王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別怪他這個父皇不客氣了!
弘嘉帝裝作沒聽到那句半數資財,自顧自的說道:“宸王捐獻三萬兩給北境災民買糧種,這精神可嘉,可是朕記得還有別處鬧災荒吧,都是大宣的子民,可不好厚此薄彼,還有哪里需要賑濟啊?”
朝臣們都是人精,父皇坑兒子銀子,家務事,他們可不敢插嘴。
“父皇所言極是。啟稟父皇,去年并州發生蝗災,百姓顆粒無收,流離失所。”襄王說道。
“那宸王就再拿出三萬兩捐給并州。”弘嘉帝十分不客氣。
“兒臣遵旨。”宸王強顏歡笑。
“去年江南省兩座縣城出了瘟疫……”榮韶凌又說了八個受災地區,弘嘉帝命宸王每處捐個三萬兩,共計三十萬兩,宸王差點兒把牙咬碎。
“父皇,弘嘉二十五年時,寒石城守軍斷糧,是宣和以藍家平西王府的名義在附近向百姓借糧解了燃眉之急,共計二萬一千五百六十七兩。
因國庫空虛、軍費不足,宣和回京后整頓家財還了這筆虧空,事后也不曾為自己表過一句功,直到上月原寒石城縣令方原進京敘職,兒臣才得知此事。”榮韶凌又說道,其實這事兒他當年就知道了。
這筆錢不算多,國庫里擠擠也能擠出來,但在各地軍費、賑災用銀不足的情況下,榮韶凌做主先還了義女的銀子易招人參奏,他想自掏腰包還上,藍敏儀又堅決不收,這次倒有了機會。
“宣和為國之心可嘉,朝廷不能讓她吃虧,宸王,你就替父皇還了這筆債吧,湊個整數,三萬兩!”不是自己的錢,弘嘉帝花起來毫不心疼。
“兒臣遵旨。”宸王恨不得生啃了榮韶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