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藍敏儀大放厥詞,說考出來的武進士大多“文不成、武不就”,榮韶凌輕笑道:“那依你之見呢?”
藍敏儀理所應當地說道:“其實像文科考一樣就行了啊,文舉人可以不參加會試直接為官,武舉人為什么不可以?
能考中舉人說明他們身手不錯,至少也識文斷字讀過幾本兵法,總比那些大字不識、服兵役后才開始習武的普通百姓強的多。
現在的現狀就是那些空有武力的武舉人中不了進士,又不甘心入伍從小兵做起,只拿著朝廷給舉人的優待虛度光陰。
雖然我看不起這些高不成低不就,沒有勇氣入軍營搏一個前程的武舉人,但給他們個小官讓他們參軍絕對是對朝廷有利的。”
“你說得倒也不算錯,但更準確的說,如此一來對提升軍隊戰斗力有利,但于朝廷而言,卻未必有利。”榮韶凌搖了搖頭,
“現在的將軍大多是世蔭承襲而來,武將世家代代相傳、根基深厚,就算是靠軍功升上來的,也大多依附于各世家才能飛黃騰達。
武舉選撥出來的人可以說是朝廷插入軍隊、用以制衡、瓦解世家勢力的尖刀。武進士們正兒八經考出來,在天子面前掛了號,天子施恩,加以拉攏。
雖然未必有多少成效,但總好過讓那些毫無根基的武舉人直接進入軍營,其結果無非是折戟沉沙、郁郁不得志或淪為武將世家的走狗。”
在藍敏儀這個武將世家家主面前,榮韶凌毫無顧忌地說起朝廷對武將世家的打壓意圖,藍敏儀瞪大了眼睛,她雖然喊父王,可她不姓榮啊。
“父王,軍隊離不了武將世家,如今我朝并沒有正規的培養將領的流程和渠道,武將世家靠底蘊、靠家學淵源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將領,他們才是軍中的中流砥柱。
依如今武舉的模式,考出來的武狀元別說是與各世家精心培養的家族子弟比較,就是家將都比不上,除非天降奇才。”榮韶凌說的直白,藍敏儀也就講了真話。
別的不說,只說兵書,朝廷最大的藏書樓是崇文館,里面存放著朝廷所能搜集到的各行各業、歷朝歷代的文獻,但其中兵書數量不及藍家的一半。
而在藍家的藏書樓里,崇文館有的這里都有,崇文館沒有的這里更多。
其中有歷代藍家人費心搜集的市面上已失傳的珍稀孤本,也有藍家各位杰出將領親筆所寫的行軍技巧、布陣關鍵、大戰心得等等,這都是戰場上真正有用、可以獲勝、可以保命的經驗,豈是市面上那些大多只有泛泛之言的兵書可以比擬的。
藍家人從小讀著這些兵書,又有作戰經驗豐富的長輩言傳身教,十幾歲就上戰場實踐。這讓那些沒有經過全面正統武將教育的武進士們怎么比?
這些事情榮韶凌知道,甚至他從前還經常去藍家的藏書樓看書,不過他倒是從沒想過外傳或逼藍家交出來,這是藍家安身立命的家族傳承。
藍晏清冒了極大的風險讓他進藏書樓,是因為對他的信任,他不能辜負這份兒信任。
雖然他的目標是皇帝,但他不想不擇手段,對家人、對曾經拉他出深淵的友人,他想保留自己的幾分人性。
榮韶凌微微一笑,“世家易出良將,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武將世家都如藍家一樣。
歷朝歷代,有傳承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文官世家,但傳承過百年的武將世家,只有藍家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