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齊面無表情地看著下面群情激憤的眾人,直到各抒己見完畢,他才開口道:“太子殿下的脾氣你們也該知道,他想辦的事誰能阻止?況且你們說得這些理由也根本立不住腳啊。
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大國氣度,本是文人們編出來騙人的話,怎么說來說去自己都當真了?
傲視群雄的才是天朝上國,萬國來賀的才是禮儀之邦,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才是大國氣度!
十年的和平之約?那本身就是笑話,我朝歷史上相似的條約與北狄簽了三個,哪一個真得遵守到底了?許他北狄無故毀約,怎么就不許我朝毀約?
國庫空虛,與民休養生息,這次開戰太子殿子掏國庫的銀子了嗎?增加百姓賦稅了嗎?
平西軍四分五裂,眾將心不齊?怎么,你們去軍營中看過?沒親眼所見就不要信口開河擾亂軍心,陛下任命白國公為主將自然是有必勝的把握!
就算了占了城池也守不住?你們可真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怎么就守不住?你們懂軍事嗎?不懂就不要裝懂!
太子殿下雖未親身上過戰場,但殿下與平西王是摯交,自幼熟讀兵法,指定這三城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們以為殿下像你們一樣異想天開呢?
占據了這三城,就將兩國邊境從蘭蒼山脈推到了更西邊的西薩山脈,兩國間依然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怎么就守不住了?
算你們聰明,沒有直接找到殿下面前,否則遭訓斥、挨板子也是活該!本官話說完了,各位請便,若是執迷不悟也不要拖本官下水。”
眾官員被趙海齊說了一頓,大多數人都熄了心思,但仍有幾個頑固之人不死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
“趙相爺不肯出頭,定王爺和徐相爺向來不會反駁太子殿下的決定,我等人微言輕,這可如何是好啊?”
其他人在太子殿下面前可沒這么大的體面,鬧不好真的會被借題抄家。
“只是這軍費真得沒從國庫出?”一人詫異地問在場的戶部官員。
“這軍費哪兒來的?抄家來的,太子殿下命御林軍抄家,抄家所得壓根兒就不入國庫,自然這軍費不從國庫出。”戶部官員嘲諷道,就沒見過這么愛抄家的。
若榮韶凌聽到肯定會告訴他,他父皇用民脂民膏養肥的豬羊,他不宰了吃肉干什么?放生嗎?
“咱們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太子殿下還是儲君呢。”
“對啊。雖是太子殿下監國,但動刀兵這么大的事也該請示陛下才是啊。”恍然大悟。
這幾個月陛下沒有出現在前朝,他們居然將陛下忘了,這可太不應該了,陛下向來厭惡戰事,他肯定會阻止啊?
雖然陛下已經將軍政大權給了太子殿下,但他畢竟是君父,將他請到朝上說兩句話說不定就有用,能拖幾天也是好的,說不定北狄的內亂就結束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