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郡主藍敏儀帶著北大營的五千騎兵奔赴西境,這幾乎是京城附近所有的騎兵了。
這讓朝臣對于太子殿下發兵北狄的決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深入人心的還有太子殿下對這位郡主的信任和看重。
宣朝從沒有哪個女子可以名正言順地統領這么多軍隊,而且三年前,太子殿下給這支騎兵換了將軍,這位將軍叫藍憶豐,藍家家將出身。
從前種種還有人說是太子殿下為了表現自己重情重義而做戲,但此事一出,再也無人懷疑太子殿下的用心了。
這是真當自己的孩子呢,便是皇家真正的公主、郡主也沒有這個待遇啊。
不少心思活泛愛投機取巧的人開始關注起了這位郡主的婚事,宣朝可沒有駙馬、郡馬不可為實權官員的規矩,娶了藍敏儀,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雖然之前傳言她命硬克親,而且一個女子出入軍營、混在男人堆里總歸不符合禮教,但這與家族輝煌相比,不值一提。
此時正奔波在路上的藍敏儀可不知道有人打起了自己的主意,她也顧不上這些,她白天趕路,晚上還要思考西境和京城形勢,還要時刻關注著隊伍中的內奸,忙得很。
她帶的這五千騎兵是輕騎兵,且按宣朝最高標準,每名戰士配備三匹戰馬,她自己的親兵也是如此,機動性特別好。
但她們的行軍速度并不快,因為人力、馬力有限,不能在路上就消耗干凈,那去了戰場還有什么意義。
榮韶凌讓這些騎兵去西境的首要目的是練兵,可不是像弘嘉帝一樣帶他們長途跋涉去送死的,所以后勤軍需方面他早已做了安排。
這些騎兵只需攜帶兩三天的糧草即可,沿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補給停靠點,有時是驛站,有時是村莊,甚至還有荒郊野外,他安排的人會準時將輜重送到。
這天又到了一處驛站,接收到的除了糧草外,還有各處送來的情報,藍敏儀也難得有了一間屋子可以收拾收拾自己,休息一下。
不過她是閑不住的,剛換下了盔甲,就召集心腹議事,藍星、藍笛、藍楓、藍劍、藍柏還有藍憶豐都來了,除了藍星,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藍憶豐是藍中的長子,藍中在平西軍就是負責訓練騎兵的,他也算子承父業了,他們一家早就出人頭地了,但絲毫沒有脫離主家自立的意思,難得的忠心。
藍敏儀將看完的情報傳給眾人,“京中英親王和萬家還沒有動靜,看來是不好抓破綻,王明怎么樣了?”
王明三十多歲,武進士出身,萬家的女婿,若沒有榮韶凌將藍憶豐塞進來,這支騎兵的將軍就該是他的。
被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搶了官位、壓在頭頂,他居然絲毫怨言都沒有,十分有英王府和萬家與人為善的做派,但大度成這樣,實在是有違常理。
“還是找軍需官打探行軍路線,打探停靠點,大概是路途過半,有些急了,今天午休的時候假裝不經意間碰見,跟我的護衛套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