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行前一天,新任巡撫再次前來行宮拜見藍敏儀,請教藍敏儀對江南政務的意見。
新任巡撫姓嚴,寒門進士出身,早早就入了榮韶凌門下,只是一直外放,從前藍敏儀沒怎么見過。
這次在江南見過幾面,感覺這人還不錯,外圓內方,有能力還謙遜,所以藍敏儀希望他不要走上江南官員的老路,那就太可惜了。
“嚴大人,江南政務的事,不該本宮管,本宮也不多講,只是冒昧提醒大人一句:別忘了這一批江南官員是因何落馬的。
江南是富庶、繁華之地,財稅大省、人才輩出,對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皇命嚴大人為巡撫,可見十分信任、看重大人,希望嚴大人莫讓父皇失望。”
“臣多謝殿下教誨,此生必不忘君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嚴巡撫很謙遜。
不同于將藍敏儀當成花瓶公主,態度敷衍、流于表面的陸巡撫,嚴巡撫對藍敏儀是由衷的恭敬,不想惹她不快。
他是榮韶凌的人,在主子手下多年,雖然常年不在京城,但對主子的性格、心思也是比較了解的。
他知道這個義女的話對榮韶凌的影響有多大,雖然榮韶凌不是偏聽偏信的人,但藍敏儀的話足以引起他的重視,進而調查,審視。
十月十六,公主的儀仗啟程返京,如來時一般浩浩蕩蕩,但除了來時的大批人馬,后面還跟了十幾輛囚車,帶著那些官職高的囚犯一同返京。
那些官職低的,在江南本地就結案了,在嚴巡撫的審理下,該殺的殺,該判的判,該撤職的撤職,該降職的降職。
藍笛隨藍敏儀南下辦差辦了個寂寞,都沒能親眼看看江南的風光。
他剛處理完了豫州的事,正要趕來江南呢,結果就收到傳信:不用來江南了,家主已啟程返京,中途會合吧。
藍笛無奈接受了這個安排,聽心對此十分遺憾,鬧著小脾氣,“還以為能親身領略江南水鄉的柔美呢,這下沒機會了,都怪你,查案子這么慢。
同樣的時間,家主查清了江南全省的鹽務問題,你只查了一個人。”
藍笛感覺很冤枉,家主什么身份,手下多少人?他一個小人物,帶著幾十人,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查案,查得還是當地地頭蛇,能查清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對于好不容易哄好的戀人,藍笛自然不能惹她生氣,只能繼續哄,好在聽心只是隨口抱怨,也沒抓著不放。
藍笛他們也沒留在豫州,而是沿著藍敏儀的路線迎了上去。
畢竟他們查案很難不驚動當地勢力,徐卓林的罪證也已經被藍笛交給了榮韶凌的暗探。
雖然沒和徐卓林正面對上,但徐卓林未必得不到消息,一旦徐卓林得知真相,還留在豫州的他們可能就會面臨殺身之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