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使臣已經入關,沒有時間給他慢慢來了,朝廷需要一場大勝來充當談判的底氣。”榮韶凌嚴肅地說道,
“探子已經查明了,西夜的主將叫宛奇,今年才二十歲,自幼在排兵布陣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熟讀兵法,桀驁不馴。
年輕人思維活躍,難免沖動,常有驚人之舉。可這宛奇強就強在能把所有在常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舉動變成奇招。
若論穩扎穩打,沈久明和莫宇輝誰都比他強,可就是比他少了個天馬行空的腦子,總也預判不到他的行動。
更可氣的是這宛奇不但善出奇兵,還特別會研究對手,總能預判對手的行動。
你也是個年輕人,也算是桀驁不馴。從前雖然去過戰場,但畢竟沒獨立指揮過大戰,想來宛奇手中沒有太多你的信息。
而且你是個女子,這在朝中算是個劣勢,但在戰場上卻可以是優勢,女子和男子的思維是不同的,宛奇很難預判你的行動。”
“兒臣愿意前往西夜戰場,只是以女子之身想要掌軍權雖然有些特立獨行,但還不算桀驁不馴吧?
而依眾位老將軍的評價,兒臣在排兵布陣上也算是中規中矩,穩扎穩打的風格。
兒臣這段時間也曾根據前線戰報推演過,其結果并不比沈、莫兩位將軍要好。”沒有外人,藍敏儀干脆實事求是的說道。
藍敏儀有自知之明,她在排兵布陣上算是有些天賦,但絕稱不上奇才。
指揮大規模作戰不像小股部隊交戰,并不是主將意志堅定,身先士卒鼓舞士氣就能提高戰勝率的。
她敢信誓旦旦地說戰勝西戎,是因為她同宛奇一樣下了許多功夫,西戎各個將領都已經被她研究明白了。
對于這個宛奇,她還真沒有十足的把握。作戰指揮是很需要天賦的,沒有勤能補拙這一說,再是熟讀兵法,碰上真正的天才也束手無策。
“怕了?”榮韶凌輕笑一聲。
“不怕!”藍敏儀的眼中全是桀驁,雖然她不承認自己桀驁,“兒臣只是習慣了將事情都提前考慮周全罷了。
雖然宛奇是奇才,但兒臣自認也不是庸才,雖沒把握大獲全勝,但趁宛奇不備,取得一場做談判籌碼的大勝還是沒問題的。
只要談判成功,兩國夾擊之下,任他再大的奇才也回天乏術。”
“這才對嘛。”榮韶凌走到龍椅上坐下,“之所以讓你去,還因為宛奇是西夜戰神宛威之孫,名將宛景的遺腹子。
宛景死于你父王之手,宛奇對我朝、對藍家都恨之入骨,十歲時就曾口出狂言,要殺盡藍家人為父報仇。
當年我朝與北狄一戰,藍家損兵折將,他深以為憾,認為失去了為父報仇之機。
若是聽說我朝主將換成了你,迫切報仇的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判斷力。”
“兒臣一定會拼盡全力,絕不會給父王丟人,宛奇最終的下場只能和宛景相同!”藍敏儀不屑地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