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公主帶兵出征已有十天了,朝中的一切按步就班的進行著,有種詭異的平靜感,榮韶凌的心思都放在了西境和北境的戰事上,各部都被調動起來,全力支援戰事。
這讓一些朝臣心中忐忑,他們在朝上集體逼陛下妥協,陛下居然沒翻后賬的想法?不可能吧?還是說忙完了這陣兒再秋后算賬?
左相趙海齊是最詫異的一個,他在帶領朝臣進諫時就已做好了丟官罷職的準備,他這一生平步青云,從微末小官做到兩朝丞相,值了。
榮韶凌雖然在這些官員逼迫下感受到了無盡的屈辱和無奈,只恨不得將這些人當場杖斃,但冷靜下來之后,知道對這些人的處置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兩位丞相。
左相趙海齊的升遷之路備受爭議,他靠著阿諛奉承升遷,卻是為了實現報負,為國為民很是做了一些實事的。
這次極力勸諫榮韶凌同意和親一事,也是因為宣朝實在無力再對抗西戎了。就像之前他一反常態勸阻先帝御駕親征一樣,出發點都是為了宣朝安寧。
而右相徐文志,榮韶凌的嫡親舅舅,本來深受先父教導,正直無私,但隨著地位的上升,日漸張狂驕縱,連帶著徐家家風轉變。
榮韶凌和太后幾次提醒警告,也無濟于事,反倒讓徐文志更是生了反抗之心。
在徐文志看來,外甥在徐家的扶持下登上皇位,羽翼豐滿,就想剪除外戚勢力了。
徐文志這次隨眾逼榮韶凌同意和親,不過是為了讓這位外甥知道,沒有了徐家支持,他在朝上連個堅定站在他這邊兒的人都沒有。
因為兩位丞相出發點的不同,兩人的結局自然也是不同的,在不久的將來,趙海齊仍然要身居相位,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比他還要小兩歲的徐文志卻可以致仕養老,含飴弄孫了。
處在權力中央的人惶惶不安,全力辦差,只希望能在陛下秋后算賬前將功補過。而早已離開權力中心的林家居然也不安寧。
晚上,林宇的書房里燈火通明,倒霉催的林浩已經在這跪了兩個時辰了,邊跪邊在心中罵沒有兄弟愛的林啟。
今天下午,林宇突然命人傳信給林浩,命其書房罰跪,連個理由也沒給。
林浩跪在書房深刻的反省了自己這段時間的所做所為,覺得自己真是一個懷瑾握瑜的優秀少年,唯一有錯的地方也就是幫兄長隱瞞了。
林啟在藍敏儀出征前兩天,突然找到林宇,說是要去參加老師舉辦的秋學會。
林啟正式拜師的是南方學派的房大儒,其名下秋齋書院每年都會在八月下旬至九月初舉辦學會,邀請各地文人前往交流講學。
雖然林啟提的倉促,連中秋都不在家里過,但因著自己夫人剛去世一年多,兒子兒媳仍在守孝,家中不得過節慶祝,所以林宇也沒多想。
去就去吧,一來一回,也不耽誤明年的春闈,故而林宇命人備了房大儒喜愛的文房四寶、名家字畫,讓林啟帶著出發了。
林啟是藍敏儀出京那日啟程的,兩位弟弟送行,還陪他站在高處,吹著冷風目送藍敏儀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