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夜人整軍備戰的時候,藍敏儀回了落鳳坡處的營地。
誘敵計劃已成,在進入景陽城之前,進攻青陽城的事宜她還需要安排一二。另外,白舒意來了。
朝廷要將各地的糧草緊急運往邊境,那么已經在朝廷控制之下,運輸網絡遍布全國的鹽幫無疑是首選。
這是白舒意接管鹽幫以來接到的最重要的任務,自家兄長又在西境,所以白舒意親自押運糧草過來了。
半路上,白舒意就接到了噩耗,侄子戰死了。
白舒意所運送的這批糧草,直接由處于后方的軍隊接收了,她本人卻堅持要來落鳳坡營地接回侄子的靈柩。
馬上就要開戰,事務繁雜,藍敏儀抽空兒見了白舒意,但也沒有時間多說,安慰的話更是說不出口,沒有人比她更知道,親人逝世時安慰的話有多么蒼白無力。
最后她只問了一句,“白姑姑這次回京后,還要離京跑商嗎?”
白舒意知道她這么問的原因,有些酸楚的嘆了口氣,“十年之內應該不會了,兄長在邊境,嫂子身體不好,亦承還小,我這個做姑姑的總得照應一二。”
白舒哲共三個兒子,長子白亦凱和三子白亦承是嫡出,次子白亦臨是庶出,生母孫姨娘是與白舒哲一起長大的丫鬟,靠著少年時的情分素來受寵。
孫姨娘有小心思但勉強還算是安分,白亦臨卻是個不甘居于人下的主兒,從小看著白亦凱的眼神中就透著野心。
但好在白舒哲不是寵妾滅妻的糊涂人,一直將嫡長子白亦凱視作接班人親自教養。而白亦凱雖有些心軟但不傻,正經的嫡長子將白亦臨壓制的死死的。
如今白亦凱戰死,世子的位置空了出來,白舒哲又常年領兵在外,寧國公府就要不安寧了。
論理世子位自然是該落在嫡次子白亦承頭上,但白亦承今年才剛十歲,而白亦臨只比白亦凱小了一歲,早已成年。
當年沈久和死后,其嫡子年幼,又值戰時,爵位就落在了沈久明頭上,為的是讓他披掛上陣。
白家不同于沈家,有白舒哲撐著,榮韶凌不會讓爵位旁落,但深宅大院里,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夭折并非難事。
國公夫人早已疾病纏身多年,不過是強撐著管理國公府上下,現在聽聞長子的噩耗,倍受打擊之下,只怕想護小兒子周全也是有心無力。
孫姨娘出身低微,在外面無法給兒子提供助力,但在府內,一個祖上幾代人在府里伺候的家生丫鬟,能做的事太多了。
藍敏儀知道不能小瞧了家中世代伺候的奴仆,他們靠著姻親做紐帶,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系網,若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了歪心思,根本就防不勝防。
藍敏儀對嫡出庶出沒什么太大的偏見,可她與白亦凱關系好,自然不希望好友死后,他的母親和弟弟被人欺負、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