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華被帶到了榮明月面前,榮明月吃驚地用手帕捂了捂嘴,不敢相信這蓬頭垢面、破衣爛衫的人是話本中那個知書達禮、有膽識的才女、孝女。
若是從前,榮明月必得讓人將這污了自己眼睛的人打出去。如今一帆風順的人生遇到了風浪,反倒讓她有了惻隱體諒之心。
“民女王婉華叩見公主殿下,愿殿下福壽安康。”雖然穿著打扮不成體統,但王婉華的禮儀舉止還算規矩大方。
“你舍命攔駕、為父申冤的義舉文人墨客多有文章詩句夸贊,本宮在京城都聽說了,很是敬佩。這次又孤身攔駕,還是這副打扮,所為何事?”榮明月的聲音不辨喜怒。
王婉華下跪低頭,不敢看公主的面貌,但從聲音上確定,這位公主確實不是之前那位。
她之所以敢孤身進京謀求生路,是因為她大略知道宣和公主的脾氣,那位公主外表強硬,實則心軟心善!否則也不會只削了她表哥趙明的官職,更不會派人幫她申冤。
如今確定了她苦苦追尋一路的并不是宣和公主,不知道面前這位公主是何脾氣,她的心中涌起一絲絕望。
她就是再天真也知道,天潢貴胄里,像宣和公主那樣把小人物的疾苦看在眼中的是少數,她這樣的人在王孫貴族眼中如螻蟻般不值得關注。
可事已至此,她也只能小心應對尋找生機,她跋山涉水,歷經磨難才走到此處,怎能不爭取一下就放棄?
“回殿下,民女……”王婉華穩定了心神,將自己的遭遇娓娓道來。
原來,王婉華一家沉冤得雪后,她曾被賊人污辱一事不知怎么傳了出去,流言嘛,自然是越傳越離譜,越來越荒誕。
不過幾月時間,她在外面還是舍命救父兄的義女,在本縣卻成了不知廉恥的蕩婦,王婉華被流言蜚語所擾,不敢出門見人。
不但她自己,整個王家都受到了牽連,族人對她冷言冷語,只恨不得讓她自盡以證清白。
王婉華雖然內心苦悶,卻不甘心就此放棄生命,憑什么?她做錯了什么?被賊人污辱,她明明是受害者,那個賊人只被判了流放十年,她憑什么就沒有資格活了?
外人、族人的冷嘲熱諷她還能忍受,讓王婉華受不了的是父親的冷血無情。
她那個自詡飽讀詩書、知禮明義的父親,居然親口暗示她自盡以保全名節。
王婉華如同五雷轟頂,她冒死救出來的父親,居然和之前那些冷眼旁觀的族人站在了一起,逼著為他申冤的女兒去死!
好在王婉華還有一位好兄長,她兄長剛剛中舉且排名靠前,族中小輩再無比他強的。
兄長用未來的前程強硬的逼著族人讓了步,保下了她的性命,條件是讓她前往庵堂帶發修行。
對此王婉華倒是十分愿意的,她對這個家徹底失望了,遠離塵世,青燈古佛修行一世,于她而言也是造化。
王婉華的兄長捐了大筆銀子,將她送去去了山里庵堂,希望妹妹可以得個一世清凈
可惜這世上哪有真正的出世之所,庵堂也是要靠著世人香火生存的。
王婉華在庵堂內深居簡出,潛心修行,卻還是被一個誤闖庵堂的香客撞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