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久負盛名,可林家人大多崇尚中庸之道,走中規中矩的路線,從前的林啟也是如此,不喜出風頭,文名在外卻不刻意張揚,謙遜有禮。
林啟如今是為自己求娶公主爭得機會,依他的推測,榮韶凌更欣賞敢拼敢爭的人。
林啟從容的走到讀卷官面前呈上考卷,“這么快就寫完了?”這個讀卷官是林宇的門生,生怕他過于草率。
“回大人,學生已做完了。”林啟表現的十分得體,在或奮筆疾書或冥思苦想的其他考生聽來卻十分有顯擺的嫌疑。
讀卷官見狀收下了試卷,命其離開大殿,進入偏殿等候。
按流程,應該是等試卷全部收齊后,幾名讀卷官輪流閱卷,選出最佳的十本考卷呈送皇帝,再由其欽定名次,這次坐在高處的榮韶凌開了口,“呈上來。”他竟打算親自閱卷。
打開考卷,還沒見具體內容就讓人眼前一亮,整張試卷間距工整、布白勻稱,端正規范的小楷清秀中帶著剛勁,洋洋灑灑三千余字竟無一處涂抹批改。
再看內容,與會試時相比,這次的文章沒有那么耀眼,也不足以震撼人心,讀來不會讓人熱血沸騰,卻一字一句都落到了實處。
林宇親自教養的長孫,自然不會是不通實務的書呆子,整篇文章,只在開頭和結尾隱晦地拍了拍皇帝的龍屁,其余都是針對災情的具體解決辦法,其中大半都值得嘗試一下。
榮韶凌不喜歡那些滿篇廢話的頌圣詩文,但喜歡聽好話卻是人的共性,他也不能免俗,林啟這篇文章可真是恰到好處。
榮韶凌不動聲色的將試卷交給周翔,命其原樣封好,交給讀卷官統一批閱。
兩天后放榜,林啟是御筆親批的一甲第一名,連中三元!整個京城都沸騰了,多少年沒見過了。
瓊林宴、打馬游街,讓年輕的狀元出盡了風頭,也讓不少人盯上了他的親事,出身、能力、長相、脾性,萬里挑一的好人選啊!
不過暗中來試口風的大都是中等之家,真正的高官顯貴一個沒有,這些人消息靈通,林啟之前跑去邊關也不是機密,聰明的人早察覺了其中原由。
在公主與林啟之間徹底有結果之前,這些人是絕對不會有什么行動的。
按例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但林啟居然大膽要求去西海那貧瘠之地做一個縣令,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榮韶凌心中冷笑,面上不顯,不過也沒答應他的要求。
后來林宇按約定入宮求賜婚,榮韶凌留下了奏折卻沒見他,顯然是不想立刻做決定。
能當官的就沒有傻的,一番折騰下來,沒人來打聽林啟的婚事了,反倒是林浩成了香餑餑,二甲第十九名,這也是個大才啊!
更何況他比林啟小一歲三個月,認真計較起來,還真沒法說兄弟兩個到底誰更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