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兩饒關系正要面臨婚前最大的一次考驗。
喜悅過后,朝廷的政事還要繼續處理,榮韶凌的奏折依然要批到晚上。
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某些情況下,國家與家庭是相似的,銀錢富足可以省去許多麻煩。大戰幾乎托垮了國庫,各處用度不足,奏折也就十分之多。
在處理完賑災、治河等急事后,榮韶凌拿起了藍敏儀隨信使送來的奏折、書信,滿滿一箱,照例先命太監將給太后等饒書信送去后,榮韶凌拿起了奏折。
第一封奏折是參沈久明的,詳細列出了沈久明的罪狀。
榮韶凌沉思一會兒后放到了別處,打算拿到朝上討論后再做決定,沈家的行事作風讓他不喜,但沈家還有不少能力出眾的將領,對于武將凋零的宣朝來講,徹底放棄一個成熟的武將世家不是好事。
第二封奏折則是請求榮韶凌下旨廢除軍寄。軍妓自古有之,被當作一種維持士氣的手段,但在藍敏儀看來,此法不可取,軍營充斥著酒色財氣,士兵沉迷享樂,導致品德敗壞,軍紀松懈,反而影響戰斗力。
很早之前藍敏儀就知道軍妓營的存在,也在燕云親眼見過被俘的北胡女子滄為軍妓,但當時她雖對此事感到不滿不適,卻沒有干涉的想法。
一來她的憐憫之心不會用在敵國身上,二來一個姑娘去插手軍寄事,總歸是有些不好聽的,略一想就知會為她帶來多少麻煩和風言風語。
可這次就在她的眼皮底下,發生了無辜百姓被強行抓作軍寄事,她再不能冷眼旁觀了,這種惡心的陋習就不該存在。
換旁的上位者來看,這些落入敵手失去清白的女子可能只會讓他們厭惡,做軍妓就是她們最好的歸宿。
但藍敏儀卻不這么認為,這些可憐的受害者沒有任何罪過,也不該被缺做玩物、商品隨意處置。
參沈久明的奏折上已提到了強迫百姓為軍妓之事,所以榮韶凌一看就知藍敏儀的想法,也贊同她的想法,直接下旨廢除了全國軍隊中的軍妓。
不過對于現有軍妓該如何處置,榮韶凌將問題拋回給了藍敏儀,你提出來的,你就想辦法解決。
藍敏儀的第三封奏折是給藍笛請功的,她要將西海的軍務抓在手中,手里卻沒有足夠的將領,所以給手下人升職迫在眉睫,第一個自然功勞最大的藍笛,藍笛在此戰中的表現足夠亮眼。
榮韶凌是認識藍笛的,也知道他是個好的,卻沒料到他能好成這樣,機敏周全,有能力獨擋一面,也能默契配合藍敏儀的行動,這倆人在戰場上是十分相配的。
現在依藍笛的軍功,封爵肯定沒問題,如此一來,在身份上也算勉強夠格,榮韶凌心中陡然有了主意,當下吩咐道:“去取吳御史傳回的密信,將有關藍笛的部分都找出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