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有資格選自己的路,無所謂對錯,自己能接受就好,你也無須為她們操心,管的太多了反遭怨恨。”藍敏儀冷淡地說道。
這也是她堅持讓王婉華隨她回京的原因,將王婉華留在這兒,那顆心只怕會被傷的千瘡百孔。
“她們只是受人非議,變了性情而已。”王婉華還試圖為她們辯解。
“莊園里可有人敢議論她們?”藍敏儀反問。
“自然是沒有的。”王婉華小聲道。家主下了死命令,誰敢非議那些曾淪為軍妓的可憐女子,杖三十,逐出藍家。
“本宮給她們提供了安寧的環境,可她們不稀罕,那想走就走,日后如何,本宮沒那么多精力和善心。至于留下的那些人,有鄭都在西海,沒人能欺負她們。”藍敏儀有善心,但不是永無止境的。
繡莊里安排的是軍妓營中救出的女子,大多是樸實的,可也有好吃懶做吃不得苦的,但無論怎樣,藍敏儀也不能白養著她們。
取消了軍妓,軍妓營的女子的總要給條活路,若讓她們自生自滅,只怕沒幾個能在世俗的壓力下活下來。
這些女子,大致可分為三類:戰場俘獲的外族女子、流放到邊疆的罪犯及受牽連的罪犯家屬、家境貧寒被迫賣身甚至被強征的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最好安排,愿意回家的送她們回家的,不愿意的就留在景陽,藍敏儀在城郊買了一個大莊園,將她們安置在里面。
按才能分組,針線好的就做衣服,自幼耕種的就種糧種菜,廚藝好的就做飯燒茶,又挑出了幾個知書識字、會算賬的做領頭人負責管束她們。
藍家產業多下人多,給這些女子提供生計絕對沒問題。
而那些被流放來的女子是沒有自由的,藍敏儀只能將她們遣返回了流放地。
那些本身沒罪被牽連的女子大多可憐,便是好些罪犯都不是窮兇極惡之人,畢竟女子活動范圍有限,所犯的罪過大多與家庭有關,有相當一部分竟是受欺壓太過而被迫反抗的。
藍敏儀了解情況后同情卻也不能無視律法,只命人好好敲打了負責罪犯的官員,將這些女犯集中在一起,分給田地、工具,讓她們可以耕織度日。
剩下的外族女子自然不可能隨便放走,她們仍被留在了軍營中,不過卻不再是士兵們發泄欲望的工具,而是要為士兵們縫縫補補、洗衣做飯、打掃衛生。
其實這些活計從前也是她們干的,如今因為少了宣朝女子的分擔而更加繁重勞碌,但好在不用遭受身心的雙重折磨了,大多數人還是心懷感激的。
為防止那些士兵們再生花花腸子,藍敏儀下了死命令,軍營里不許狎妓,違者軍法從事。
她又參照王府親兵的訓練計劃重新規定了訓練要求,比之前重了一倍不止,她就不信了,一天天累個半死不活,他們還有精力想東想西的。
當然在明面上,這些都是嚴誠議提的建議,藍天下達的命令。畢竟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管這些事,總是有些難為情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