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天下百姓十室九空,死亡無數。后來藩鎮割據,各自為政,朝廷毫無威嚴,甚至政令不出京城。幸好仙蹤皇帝平定了各路造反的節度使,給百姓安寧。
朱縣令提到皇上,黃鸝沒有再出言反駁。
“不過黃姑娘不畏權貴,令本縣佩服。不過本縣也不是姑娘嘴中的這種趨炎附勢之徒。”朱縣令道。
“哼。是不是,大家心里有數。”黃鸝道。
“朱縣令!何必跟她這種人廢話。我已經打聽了,內廷尚宮局根本沒有黃鸝這號人。她印信是假的!”陳獻大聲叫道。
“黃姑娘的身份不要緊。最要緊的是這些寶藏。多謝陳兄提供的線索。朝廷一定會嘉獎你的。”朱縣令對陳獻說話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
“不奢求皇甫大人的獎勵,只要他老人家不失望就行了。至于這些人,朱縣令打算如何處理?”陳獻問道。
“他們獻寶有功,我自然也會奏請朝廷賞賜。”朱縣令笑道。
“嗯?朱縣令你什么意思?”陳獻愕然。
韓湘也聽出了異常。
這朱縣令和陳獻好像不是一路人。
朱縣令句句不離朝廷,而陳獻句句不離皇甫宰相。
“這些寶藏乃是民脂民膏,我打算把這些錢交給朝廷戶部,上繳國庫。而寶藏是在場眾人一起找到的,朝廷自然也會有獎勵。”朱縣令正色道。
“朱縣令!你糊涂啊。這些明明都是皇甫大人的囊中之物,你怎么說要送給朝廷?”陳獻氣急敗壞叫道。
朱縣令瞪大了眼睛,滿臉的疑惑,大聲問道:“皇甫宰相難道不是朝廷的官?莫非這天下乃是皇甫宰相之天下,而非皇上之天下?”
“你!”
“莫非陳兄你的意思是皇甫大人要和朝廷搶錢?”
陳獻不得不否認:“我、我沒這個意思。”
朱縣令咄咄逼人,問道:“那你是什么意思?你要把這些寶藏交給皇甫大人,讓他背負天下人之罵名?你究竟是何居心?皇甫大人一顆赤子之心,豈能這般玷污?”
陳獻的臉憋得通紅。
朱縣令把一頂頂的高帽子給遠在京城的皇甫大人戴上。
陳獻自然不能否認。
此刻他的臉色極為難看,已經意識到朱縣令不受他控制了。
雖然他暗中有許多權力,但是現在在場的官兵都是朱縣令的人。
韓湘暗暗高興。
看來小命可以保住了!
原來朱縣令臥薪嘗膽,刻意逢迎皇甫丞相,暗中卻在收集寶藏的秘密,然后將寶藏全部上交給國庫,而不是落到皇甫大人一人之口袋。
“真是錯怪你了。”韓湘在心里說道。
但是他又為朱縣令的安危擔憂。
朱縣令此刻已經和陳獻翻臉,也等同于和皇甫宰相翻臉,以后可有得小鞋穿。
不僅保不住烏紗帽,還保不住項上人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