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兄為何有此想法?”韓湘問道。
“因為在安史之亂之前,雖然朝廷以科舉取士,但是中舉者,都是門閥子弟。寒門子弟難有出頭之日。安祿山則收留了大量不得意的讀書人,因此足以和朝廷抗衡。后來朝廷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普通人家的讀書人依舊難以混出名堂。之后李師道招兵買馬,招攬人才,為這些寒門子弟提供出人頭地的機會。我以為李師道為民請命,誰料李師道只是為了一己之私欲,伙同吳元濟和王承宗發動了淮西之亂,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我當時就想離開他,只不過覺得他對我有知遇之恩,舍不得走。可是沒想到后來他讓我去刺殺當朝宰相武元衡!”
韓湘等人心頭一震。
當初在吳元濟露出反意時,憲宗皇帝準備出師平叛。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乃是強硬派,主張對吳元濟用兵。不過許多朝中大臣是求和派,不想打仗。
文武百官爭論不休。
有一天早上,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人當街刺死。裴度也受了重傷,只不過他裝死躲過一劫。
兇手還囂張地在各大衙門門口寫字:誰敢再說打仗,我就殺了誰。
堂堂宰相,遇刺身亡!
文武百官都嚇得不敢上朝。皇帝不得不派衛隊護送他們。
不過皇帝沒有被嚇到,繼續重用裴度,韜光養晦幾年之后,調兵遣將,以名將李愬為主將,終于平定了淮西之亂。
徐七居然是李師道的刺客!
“我知道裴度大人是正直之臣,乃是朝廷棟梁。我于心不忍,故意刺偏了,并且教裴度假死,騙過了其他刺客。而我同時得罪了朝廷和李師道,只好離開李師道,回到老家。我幡然悔悟,想多做點好事,彌補過錯,所以盡量照顧附近的鄉鄰。”徐七道。
徐七突然對韓愈說:“韓大人,如果你想抓我的話,我束手就擒。”
韓湘大驚.
徐七乃是重情重義的俠士,他要是被抓了,問一個刺殺朝廷重臣之罪,肯定難逃一死。
而韓愈又是鐵骨錚錚疾惡如仇之人,可能真的要抓走徐七。
韓愈卻笑道:“你有何罪?如果你不是故意刺歪,換做另外一個兇手行刺的話,那裴度大人已經沒了。正是因為你刺歪了,才給了裴度一次活下去然后力挽狂瀾的機會。所以你也算是立下大功。不過你意圖行刺,不管成沒成功都是有罪在身。功過相抵,恕你無罪。”
徐七大喜,跪下叩頭,說:“那我以后再也不用心驚膽戰風聲鶴唳,總是擔心有人來抓我!”
黃鸝笑道:“七哥,你得感謝我,是我撮合你和韓大人相遇,摘掉了包袱。我什么事情都沒做,就幫了你一個大忙!”
黃姑娘真乃福星!
眾人大笑。
定風珠一案也算是告一段落。
而柳前川雖然與楊玉笛的小姨有夫妻之名,但是并無夫妻之實。因為柳前川心里一直惦記著真楊玉笛,而且嫌棄假楊玉笛太老。
錢瑩的父親和假的錢夫人也沒有夫妻事實。因為他知道這個假錢夫人其實是他的大女兒。
趙屠戶倒是不在湖中村,或許早已經逃之夭夭了。
而韓愈寫了一封親筆信,交代定風珠的始末,讓韓湘轉交給裴度和白居易,再讓他們兩個人轉交給皇上,勸誡皇上莫要上當。
韓湘和黃鸝與沈亞之柳前川等人告別,快馬加鞭回到京城。
可惜皇甫镈國已經把定風珠獻給了皇上,皇上龍顏大悅。他還吃了柳泌貢獻的仙丹,似乎年輕了不少。
其中澧王李惲跪在定風珠面前為皇上祈禱,面容憔悴,似乎老了十幾歲。
皇上對李惲更是喜愛。
這一切都如黃秋月所料。
雖然皇上看到了韓愈的信,但是并不相信,反而更加信任柳泌。
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