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
陳元因為押人回京,難免怠慢尚留此地的沈青檸,而這時她與柳依依新招的下人,開始見縫插針。
她們都收到吳方的命令。
吳方恨透陳元。
這次陳元難得離開,他必須搞點動靜,好使陳元后院起火。
“這次相國大人,一定會夸我的。”
吳方想法很簡單,眼下陳元前往京城,只會給齊山河添堵,若能想辦法讓陳元必須回來,正解齊山河眼下麻煩。
這日,兩名丫環一邊擦拭一邊假意言說。
“這次姑爺,真是失禮了。”
“是啊,表小姐還未離開,姑爺就算再急,也總要回來打聲招呼。”
這兩人故意讓兩人聽到這些議論。
柳依依感覺面子有些掛不住,幾步走過。
“是誰許你們背后嚼舌根子的?”
兩人嚇得當時閉嘴。
“主母,我們錯了。”
柳依依哼了一聲。
“往后再被我聽到,一些不該下人說的言論,你們自找我來領工錢后離開,絕無下次。”
二人諾諾稱是,表示絕無下次。
她們很奇怪,為何按吳方交代的暗中拱火,不起效果。
“為何會這樣。”
“柳依依也非傳聞中,嬌生慣養不講道理啊。”
吳方對此也百思不解。
他暗中對兩人都有做過調查,沈青檸乃鹽商之女,平日十指不沾陽春水,而柳依依身為縣令的千金,在外面的風評一直不好,坊間百姓皆說,柳依依若非縣令之女,誰肯承認她是才女。
柳依依一向自我感覺良好。
尤其是她的那個詩社,分明是考慮到柳依依經常自掏腰包,一些狂蝶浪蝶追隨在身邊,然后將她捧得很高。
雖說柳依依與這些人,無出格之舉,真的只是以詩詞歌賦為興趣,但是這一切皆是柳依依自己的感覺。
外人眼中,則是另外一回事。
眾人都替陳元鳴不平。
現在的陳元是何等身份,而且與眾人公開,心中只有娘子一人,柳依依卻好,為了所謂興趣愛好,所做之事與不守婦道之事,相去不遠。
大乾朝此時,正處于一個矛盾期。
說其有開放包容的風氣,當然有過,卻是以前,遙想大乾國力最鼎盛時,不說萬國來朝也差不多。
如今。
時過境遷,大乾朝威名雖在,但是周邊國家已覺得可與大乾朝平起平座。
只因儒生當道,一些繁文縟節越來越多,尤其是對于人的束縛日益加重。
不然柳依依只是與一些公子哥,進行正常詩文交流,還不至被人詬病說成行為似有不檢之嫌。
吳方對此,百思不解。
他決定,一計不成再施一計。
“看來,我得變換一下思路才是。”
只是他想不到,這暗中行為,皆被戚霜華和明德讓看在眼里。
二人請示顧先生,要不要通知陳元。
顧先生當場否定此事,只令二人對此佯做不知,必要的時候可以由戚霜華出面,讓錦言與陳元書信即可。
“說不定那時,陳元已歸來。”
顧先生依舊決定,不斷歷練陳元。
二人離開后。
明德讓私下戚霜華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