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軍場,進入最終環節的考生,開始盡情施展,都想爭第一。
其中表現最為出眾者,叫做上官云飛。
比他略遜一籌者,叫高平。
無人知道,這二人乃是兵部周興和大將軍許立的人。
這個機會,對他們來說千載難逢。
儒生當道之下,武人想要出人頭弟,唯一辦法就是通過這種官方的科舉。
殺出重圍,偏文者可進兵部,重武者可成為各大武將手下的副將與偏將。
這對于武人來說,可謂一步登天。
而大乾這一風氣,直接導致更多人愿意從文,哪怕學習算科,也比習武有性價比。
想要習武除了投入時間精力外,錢財方面一分也不少花,甚至比習文還要花費巨大。
單是請名師教導這一塊,就非普通人能夠承擔。
習武乃是王孫貴族,和富家子弟特權。
大乾朝此時,還有一個弊端,就是武將世家,儼然形成門閥力量。
若非大乾此時儒生當道,這些武將早已翻天。
從這個意義來說。
當初不知哪位先皇起,開始以文抑武,并拋棄道法玄學,亦是沒有辦法之事。
以道門來說,講得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其核心思想指引下,肯定不會抑制武將發展,而武將世家形成門閥勢力,后果不堪設想。
陳元也是到現在才弄明白怎么回事。
以前他又不曾接觸朝堂。
隨著一路走來,陳元接觸的事物的范圍才越來越大
做為一介布衣,陳元的出身決定,他以前能見到的一切。
人到每到不同境界,都會遇到不同境界才能接觸的環境。
一言以蔽之,大乾朝有階級壁壘。
尋常人很難跨越。
陳元做為穿越者,他實現了這點,正慢慢由布衣身份,向新的身份邁進。
陳元坐在觀禮臺上,看著下面的比試。
他此時有了新的想法。
待眼下事情結束,他除了找顧清音提議,開始發行紙幣外,打算通過此番科舉發現一批并啟用一批人才,并給這些人鍛煉的機會。
朝廷要借這機會,完成換血,不能再讓這批老人坐在原位尸位素餐。
不只文臣要用自己人,武將更是如此。
“如果有可能,武舉當中發現的人,我可帶回由其帶領騎兵隊伍。”
陳元繼續關注場上比試。
他發現上官云飛和高平表現都不錯,但是對于這二人卻不知根知底。
手握兵權的人,除了有真本事,必須保證其絕對忠誠。
這時比試進行到下一環節,乃是射術。
武舉考試分為單純個人武力展示,然后各挑對手,進行單挑比試,隨后便是射術與騎術。
大乾朝雖無良馬,不代表沒人不會騎術。
不然周青青也不會教人騎術。
想成為真正的武人,并非只有武功高強這一方面,各方面皆要綜合。
而最后一場,則是拔高比試,考得是韜略,現場要進行簡單的排兵布陣,這是成為武將的標配。
陳元最關注的,還是此點。
他現在需要一個懂得韜略兵法之人。
“我還是先看完前面再說。”
陳元對于前面的考試內容,有些漫不經心,只等后面的重頭戲開始。
隨著前面環節落下帷幕,正如眾人看到的一樣,上官云飛和高平不負重望,分別奪了第一名和第二名,而李猛則后來居上,屈居第三。
這前三甲雖然角出,但是參加殿試的有十個名額要分成兩組,各自演練兵法布陣。
所以從時間上來說,一天時間根本不夠用。
上官云飛、高平、李猛這三人,在第一輪分組時并未相遇。
這意味,這三人后面還要有一場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