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陳元單獨找到盧方和馮勇。
見面后,陳元直說來意。
“你二人是何原因,要投靠他國。身為大乾子民,做出此等行徑。”
兩人當時慌張,隨即跪倒在地。
“陳大人,我們有不得已的苦衷。”
“實不相瞞,我二人因家中貧困,本無資格繼續讀書,結果受到好心人資助,未想落入圈套。”
二人將原因一五一十說出。
陳元這才知道,王百川、寧家父子,乃到被逐出柳家的蘭馨,先后到了東平郡,并且投靠許國。
他暗自打定主意。
“看來我除了要去東平郡以外,有必要去一趟許國。”
想讓盧方和馮勇這些,成為大乾的人才,必須要讓這些沒有后顧之憂。
他有了更為大膽的決定。
找許國方面強行要人的同時,把第一批糧食如期送回大乾。
他向兩人做出保證,一定會營救出他們的家人。
盧方和馮勇千恩萬謝。
“若真如此,陳大人便是我們的再生父母。”
兩人說得雖然情真意切,但是陳元怎么聽這話都覺得別扭。
陳元和他們都是同齡人,兩人將陳元比成再生父母,這讓陳元如何從心里接受。
“你們言重了,若你們不嫌棄,此事若成,大家自以兄弟相稱便是。”
兩人面露猶豫。
要知從年齡上論,陳元可是比二人略小一些,如此一來他們豈非占了便宜,事情真成的話,他們要稱陳元賢弟。
“這萬萬使不得。”
“我二人怎敢與大人兄弟相稱。”
陳元此時熱血上涌。
“我說可以便可以。”
他一想到,將要出使許國,并且完成至正至大之事,內心已豪情萬丈。
這是男人的擔當。
是這個時代,還有正好遇到這樣的事情,讓陳元喚醒內心深處藏著的東西。
陳元真正的想要的,并非躺平和擺爛,而是缺少一個機會。
如今。
這個機會來了。
陳元心中不勝自喜,若非遇到這二人,陳元又何嘗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離開前,陳元讓兩人盡可能聯系與他們有相同遭遇的同科考生,并整理出名單,既然要前往許國救人,自要一個不落地將這些人全部接回。
不只如此,陳元還得知,此番武舉科考,亦有被脅迫之人,陳元還要繼續深入調查,因為劉存信中明說,這次參與武科的考生,他安排的人無一人進入最終環節。
但是這批武人,一樣不能放棄。
陳元要打造騎兵隊伍,離不開這些人,哪怕這些未取得像樣名次,但是他們做為武人出身,比普通人底子要厚,將來組建騎兵,他們皆可派上用場。
陳元下午時分,便找到兵部周興和大將軍許立。
“周大人,許將軍,我今天來沒有別的意思,只想問你要一份名單,凡參與武舉的考生皆要寫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