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
陳元到了許國境內,此時他帶的數千人馬,已經駐扎,同時在程立安排下,鄭國大軍嚴陣以待。
鄭國軍隊,此時秣兵歷馬。
只為與許國一戰。
他們等這一天許久了,每人都相信,經此一戰鄭國必能揚眉吐氣。
這口惡氣,他們積壓多年。
若非盧建成一直從中斡旋,勸說他們冷靜,不可冒然出兵,這仗早打起來了。
此時。
盧建成對于陳元的安排,頗有微詞。
“陳元此番分明就是胡搞。”
“老夫維系各國關系多年,難道不如他,他這樣莽撞行事,簡直就是亂彈琴。”
盧建成所以一直極力避免鄭國與許國發生沖突,是他明白鄭國這邊輸不起。
一旦鄭國輸了,許國與大乾之間的屏障就會被打破,那時大乾根本擋不住許國騎兵。
為此,盧建成積極出面,并提議鄭國君主極力打造鄭國兵強馬壯的形像,而他可借機游說許國國君,讓他想清楚后果。
真要開打,許國未必討到便宜。
事實上,這是盧建成一個計策,只要雙方不開打,誰也摸不清誰的底細,這一結果最好。
畢竟這樣的平衡不被打破,大乾依舊可以高枕無憂。
盧建成自有他的一套思路與辦法。
哪怕他在周邊國家,扮演橫跳的角色,但是能保證大乾安然自若,是大乾外交官職責所在。
盧建成覺得,陳元破壞了他的計劃。
他當即飛書京城,言明厲害。
陳元還不知道,此時京城百官為此事爭吵的厲害。
“陛下,請速降旨阻止陳元。”
“我不認為陳元做錯,許國一直狼子野心,此番陳元若能威懾許國,才是上策。”
“不不不,打仗可不是開玩笑,許將軍和周大人你們只從軍事考慮,卻未考慮民生。”
顧云奇這時正了正身子。
“眾卿不必要說,此番陳先生的舉動,乃得到朕的授權。”
顧云奇想壓下此事。
但是齊山河卻對此不依不饒。
“陛下,這番決定,有些兒戲了。”
這時鄭云山站出。
“齊相國此言差矣,陛下做何決定,難道還要我等非議不成?莫非齊相國欺陛下年幼?”
鄭云山這時,完全站在齊山河對立面。
因為他知道,這時站出維護顧云奇和陳元,于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若陳元成功,皆大歡喜。
若失敗的話,那時鄭云山亦有話說,是顧云奇堅持己見要這樣做。
而且陳元出使失敗,是鄭云山最希望看到的,那時他自有理由排擠陳元。
鄭云山態度如此,一眾臣工看后,心中開始合計,最終他們都同意顧云奇的決定,齊山河完全被孤立了。
因為耿進、曹喜等人,這時也持同樣態度。
……
許國。
陳元到來,并遞上正式文書后,得到許國君主接見。
“不知大乾使者遠道而來,有何貴干。”
他放著明白裝糊涂。
陳元并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