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旱涉及的范圍,比人們想像中要嚴重。
除了大乾所在的中土以外,還波及更北邊的一些國家。
而大乾以南一線,以許國相隔的天險為界,南邊的那片大陸,并未受到波及。
相反。
那邊今年風調雨順。
陳元此時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北方的勢力,會不會此時南下搶掠。
因為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種時候,只會鋌而走險。
大乾的北方邊境,已太平兩百余年。
全是某位先帝文治武功,更因一名赫赦有名的武將叫做上官烈統兵有方,殺得北方各勢力不敢對大乾生出任何野心,只安心待在北方。
正所謂,士不敢彎弓而怒。
話雖如此,但是北方勢力民風彪悍,骨子里面本就好戰。
如今承平兩百余年,大家各自發展。
北方幾大勢力不斷融合,已在北地崛起一個強大的聯盟勢力,主以瓦刺、獨慎、撻答三方勢力組成,并號稱其下百部聯盟,對外稱瓦慎爾答國。
陳元雖有此擔心,但是眼下一些事情尚未發生,他首要還是得解決大乾內部問題,至于他所想到的事情,也只能是未雨綢繆。
陳元想了想。
現在各地府庫糧倉存糧的情況,他無法全面掌握,其中一部分糧食又是不能動的。
因為一但起了戰事,要優先保證軍隊。
士兵們若吃不飽,怎能保家衛國。
“劉大人,現在我需要知道青州府庫,糧食的儲備情況。”
“至于坊間謠言一事,只要眼下難關度過,不攻自破。”
劉野聽后,覺得有道理。
他來之前已命人對糧倉進行盤點,但是結果讓他觸目驚心。
對于這一結果,劉野早有預見。
彼時他還在江州郡任上時,就知齊山河一些暗中勾當。
以次充好,并虛報數目。
而這些糧食所得,皆被齊山河所貪。
齊山河這次倒臺,一點也不冤枉。
劉野終于說了實話。
“陳先生,實不相瞞,當初江州郡運出的糧食,除了往都城供給的,皆為最次等。”
劉野這時有些后悔,當初與齊山河同流合污,但是他那時只是地方官,如何敢不聽令齊山河這個當朝相國。
陳元這時已想到問題嚴重情。
各地府庫,理論上來說賬面上應該是有糧的,但是實際上不但數量不符以外,就怕糧倉里的糧食,根本不能吃。
就在這時,下人進來匯報。
“先生,柳大人請你速去縣衙。”
“現在百姓皆在鬧事,他們說官府給的賑災糧食,只配拿來喂牲口,但凡人能吃他們都忍了,這種時候有糧可領,還有何可嫌棄。”
陳元一陣頭疼。
這番匯報與劉野所說,無形中對上了號。
劉野想有作為,甚至下令開倉放糧,但是結果如此,他也沒辦法。
劉野這時說了實話。
“陳先生,我本以為這種時候,大家有什么可挑的,誰成想這批糧食質量比我想像中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