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驛。
胡辛再次到來,這一次他終于見到上官云飛。
他并沒有忘記使命。
等見到上官云飛后,胡辛直奔主題。
“聽聞將軍祖上乃是上官烈,不知此事真假。”
胡辛的話,問得相當直接。
上官云飛聽后不由一愣,他萬沒想到胡辛會懷疑他的身份,當即臉上露出不悅之色。
“你是質疑我假冒?”
胡辛再次表現直接。
“有些事情,我必須得到證實。”
“請原諒我的直接,實不相瞞,我本有一半大乾血脈在身,亦不想大乾與瓦慎答爾互起刀兵。”
胡辛雖得國王器重,但是骨子里卻終是沒有忘記,他的父親乃大乾國之人。
正所謂,血濃于水。
有些事情注定無法改變,胡辛素知現在國王有南下之雄心,但是他身為臣子無法阻止國王行事,這次他前來與陳元私下碰面,正是一個機會。
他想阻止兩國起刀兵之事。
若非如此。
他不會說話如此沒有水平,竟直接表現出懷疑。
“對不起,職責所在,有些話我不能不問,還請見諒。”
陳元和上官云飛兩人,聞聽實情,對于胡辛的做法表示理解,一頭是父親所在的故國,一頭則是生于廝長于廝的母系所在國家。
胡辛想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最主要一點,胡辛和古爾達西并不一樣,他有非戰思想,這與古爾達西有本質區別。
古爾達西想要繼承祖上遺志,并不甘心只做統一北方的王者,他要成為一代雄主,完成祖上未完成之壯舉。
立場和境界不同,決定了兩人想法亦有不同。
上官云飛聽完這些,當場表明立場。
“若真如實,你可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王,我上官云飛的祖上,能完成壯舉我亦可以。”
上官云飛的話,此時格外落地有聲。
氣吞山河!
陳元對此深表贊許,暗自感嘆他不愧是將門之后,只憑這番言論,就證明陳元沒有看錯他。
觸景生情下,陳元脫口而出。
“說得好。”
“我今有一詩,正可應景。”
陳元所吟之詩,正是那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胡辛聽了此詩,深受震撼,尤其是后面兩句,更是覺得氣吞山河如虎。
“陳先生這詩真好。”
陳元表示這只是他拾人牙慧而已,此詩乃是前人所創,與他并無關系,今日只是拿來應景,以抒胸意。
胡辛自是不信。
因為他知道陳元有這個才華,他這樣說只是一種謙虛表現。
“先生太過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