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許國雖脫胎于許國,兩國亦素有舊怨,但是這并非其攻打的理由,師出無名!”
陳元先將一頂大帽子扣下。
隨后。
他走了兩步到了程立面前。
“程先生可聽過一句話,叫無故伐他人之國者,人恒伐之?你讓我大乾如何就此事保持中立?”
陳元說完,轉身到了眾人中間。
“既然鄭國此番自取滅亡之道,各位又何必相勸?”
陳元反其道行之。
并且按原定計劃,執行遠交近攻策略。
與大乾邊境離得最近的鄭國,正是大乾防備的對象,反之離得更遠的新許國,反是此時大乾要拉攏與示好的目標,不只是他們,包括北朝亦是如此。
顧清音這才明白陳元心意。
盧建成雖心中不爽,但是仔細一想陳元這樣做,反而又從根子解決問題,他已經當所有人挑明一個觀點,只要鄭國敢用兵,其他各國正可借機反瓜分鄭國的老家。
想想鄭國周邊一些國家,他們哪個不是虎視眈眈。
尤其現在各國皆與大乾通商。
而鄭國占盡地利優勢。
這種時候,鄭國無異于一塊肥肉,只要有合理與恰當的理由,誰都想咬一口。
而鄭國無故發兵新許,正給他們理由。
程立這時額頭冷汗直冒,而新許國和北許派來的使者,此時對陳元不由得刮目相看。
“未想到陳元三言兩語,竟解決如此大麻煩。”
“難怪世人都說,大乾朝離不開陳元,連鄭云山這個太師都得靠邊站。”
兩人雖未明面表態,但是心中對陳元已生感激之情,此事他們回去必報告給他們的皇帝。
同時。
他二人更加佩服陳元的格局。
不說別人,只說南宮宇他與陳元之間的仇恨,本身就不可調和。
但是陳元卻可以做到不計前嫌,此時站出幫助他們,就憑此點就足見其胸襟。
這時。
鄭云山站出,一副出面收拾殘局的狀態。
“各位,老夫身為當朝相國,又是太師身份,能不能總結兩句。”
鄭云山此時順著陳元思路,向程立發出警告,希望鄭國人不要一意孤行下去。
他本想著看此番出大亂子,讓顧清音才宣布登基,就遇到天大麻煩,以證明其能力不行,未想到陳元第一時間到達,并力挽狂瀾。
“陳元,咱們走著瞧。”
“還有盧建成,你竟然背刺老夫,不可原諒。”
鄭云山面對連連失利,而且又給曾給的合作者盧建成突然背刺,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但是。
他又不得不咽下,現在蘭馨下落不明,若是給陳元找到的話,后果不堪設想,還有邢部那邊一直在調查劉存一案,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些都是埋在鄭云山身邊的定時炸彈。
鄭云山感受到危機。
一邊在人前演戲,并充當最后對此事做蓋棺定論者,他思忖著解決方案。
“呵,既然盧建成背刺老夫,并有意與陳元結盟,老夫只能先拿他開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