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能尋到魯王的話,我自有分寸。”
魏氏此時不好多說其他。
“既然老爺想好了,我這便動身。”
說完魏氏一番收拾,已經動身前往許州,事不宜遲,她現在急于找娘家人與鄭云山報仇。
區區陳元,竟然要壓鄭云山這個當朝相國并且還是曾經的太師一頭,別說他本人咽不下這口氣,身為夫人的魏氏,一樣心意難平。
許州魏氏雖曾依附于皇甫家,但是此時皇甫家等同名存實亡,他魏家為何不能取而代之,繼續成為新的門閥力量。
權勢面前,自有人前赴后繼,如過江之鯽。
……
皇宮。
鄭云山此時不得不話不話復前言,當著百官的面舉薦陳元為帝師,而這一提議甚合帝心。
“既是鄭相國的提議,陳先生又確實有大才,準奏。”
顧清音此時早就知道事情前因后果,今日早朝無非是走個過場,然后當百官面宣布,她要升陳元為帝師。
這時顧云河提出建議,欲請女帝改變舊時律法,這一點同樣甚合顧清音心意。
這之前,陳元已經私下面見顧清音將情況一一說明。
顧清音那時就有了主意。
這時她聽了顧云河的提議,心中暗道一聲。
“也罷,這主意雖是小弟出的,但是這個人情終是要給顧云河。”
身為女帝,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她去平衡,而這一點陳元已替她想好。
顧清音當殿宣布,借廢除舊時不合理律法的機會,朝廷方面更會廣開言路。
“朕不想成為了聾子和瞎子,溢美之詞人人愛聽,但是朕身邊要全充斥這般言論,我朝危矣。”
百官聽后無不稱是。
“小王爺提議果然及時。”
“陛下圣明。”
“若我朝能廣開言路,人人敢于建議建言,而不必心存顧慮,中興指日可待。”
經此一事。
顧云河原本無意朝堂之事,此時反而被卷入其中。
這對鄭云山來說,正是他所樂意看到的場景。
“這次輸給陳元沒關系,咱們慢慢來。”
鄭云山選擇隱忍不發。
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卻讓鄭云山越想越氣。
他當即找到顧云河。
“小王爺,這次陳元有些過分了。”
“今日他敢如此對老夫,就怕日后也會這樣對小王爺啊。”
顧云河這時自我感覺良好,人有些飄飄然。
“借陳元十個膽子,他也不敢。”
“我乃皇親貴胄,女帝論起來可是我的姑媽,陳元說到底是外人。”
顧云河自信滿滿,同時選擇與鄭云山展開親密無間的合作。
“鄭大人,往后大家可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鄭云山自然順了顧云河的意思,當場表忠心。
“那是自然,女人登基,本就有違祖制,所以此事全看小王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