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周捕快說得沒錯,您沒必要怕鄭云山的,齊山河當初何等不可一世,不一樣被扳倒,并且世人皆知,扳倒奸相出力最多者乃是陳師您。”
陳元這時見時機成熟。
“你們如果真讓我想辦法,也不是沒有。”
“我現在之所以有所顧忌,皆因為現在我亦是居于廟堂,自與前面不同,許多事情身不由己,尤其是現在我身為帝師,要時刻注意行事分寸,不可因我一些私人行徑,而使得陛下也跟著被百官詬病。”
陳元說這番話,也算是吐露心聲,至于這些坊間之人,他們能否聽懂并不重要,至少衙門當中的公人,以師爺和王捕頭為首的這些人,他們能明白其中道理。
有能明白陳元此時心境之人就好。
周青青這時沉默不語。
“陳師,我并沒有想到這些,確實您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有些事情會有所顧忌,而非從前那樣天不怕地不怕。”
師爺和王捕頭,此時亦表現默然。
“確實如此,此事事關當朝相國,陳師亦有難處,只是陳師方才說,會有解決辦法,大家不妨聽他如何說法。”
眾人這時滿含期待。
對于這些自發請命而來的百姓來說,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早點讓柳如海回來主持縣衙的日常事務。
陳元這時告訴眾人,只要這些人真心想迎回柳如海現在圍在縣衙門口,不解決任何問題,甚至把知府衙門圍了也未必能討得說法。
陳元的話,點到即止。
正如他所說,現在他身為帝師,每每行事都要思量后果,身為帝師者被人知道教唆百姓圍了相國的府邸,這事傳揚出去顧清音那邊很難做。
她若不處罰陳元的話,必然會讓百官對此心有怨言生出頗多微詞,但若真處罰陳元的話,又違背顧清音心意。
但是百姓因柳如海受到不公待遇,先鬧在青州府然后再進京城,一切都出于自發的情況下,陳元便可置身事外,更不會有人說閑話。
……
次日。
青州府衙。
衙門才開門辦公,卻發現外面已被圍得水泄不通。
“知府大人,外面來了一伙平陽縣百姓,要對您革職柳如海一事討要說法。”
劉野這時拉下臉色。
“他們討要說法,打本府做甚,告訴外面鬧事者,本府今日不與他們計較,同時告訴他們,本府也是奉命行事他們真要鬧的話,也是去京城相國府鬧,這次就算了,若下次還來府衙生事,亂棍伺候。”
府衙的公人出來以后,原話學說。
一邊說完,其中一人不免長嘆一聲。
“說起來,知府大人,也是在中間受夾板氣,你們也要理解一些,正如知府大人所說,如果真要討說法,得去京城,這次知府大人也是奉了鄭相國的命令。”
“唉,實不相瞞,就算你們真去的話,也未必有好的結果,鄭相國和陳師之間的恩怨,想必你們是清楚的。”
這人話才說完,另一人發表不同觀點。
“我倒是覺得,大家可以前去試一下,柳大人被冤枉一事,我們又豈會不知,所以這次大家千萬別怪知府大人,而且老話說法不則眾。”
這二人說完轉身進里面復命。
“大人,一切按您的吩咐。”
劉野滿意地點頭。
“下去吧,接下來發生何事,且靜觀其變就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