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當即對此事表達疑問。
陳元回答她道:“阿姐,此事說來自然與你當時扮成初一道長有關系。”
女帝還是不解,急問為何陳元這樣說,陳元進一步解釋其中原因。
顧清音當初扮成初一道長,并選擇與楚櫻、韓青洛、祝婉等人落腳長生觀,同時為了進一步了解民間,她甚至還破例收了周青青為弟子。
她這樣做,看似可以很好地從各方面了解民間,同時還能幫助兄長執行大興道法玄門之事,可是她忽略一個事實。
首先就是長生觀的突然興盛,看似可以從尋常香客當中打聽出一些民間之事,但是大乾此時乃以儒道為主,民間對于道法玄門早已不再供奉多年。
只因一些酸儒當道數代以后,這些所謂的玄門道觀因為失勢,燒再多的香叩再多的頭,也無法佑百姓平安,管不了他們真正疾苦,能入道觀進香者,多半不是普通人。
因為大乾王朝的大環境如此。
道法玄門之說,只是富人修身養性的一種手段。
顧清音能得到的消息,自然是片面的,或者說只代表了富庶階層的心聲,即便是周青青她出身底層,但是她乃平陽縣女捕快,亦是有公職在身之人。
“阿姐,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生觀的突然興起,當時必然讓一些官員,即地方門閥力量嗅到某種氣息,先帝欲要中興道門,這種情形下,陛下又如何能真正了解民間?”
陳元這一番解釋過后,讓顧清音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是我并未真正深入過民間。才不知還有此等事情。”
顧清音的語氣有些自責。
她想起陳元曾經說過的話,就是那句讓先帝也為之驚嘆,并醍醐灌頂之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小弟,看來這場土地改革,已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如你所說,若再任由其發展下去,百姓不能耕者有其田,他們必然會反抗。”
陳元對顧清音這一觀點,自然深表贊同,同時他特意強調。
“阿姐說得極是,而且朝廷是替這幫人背黑鍋,百姓們只會認為這是朝廷的政策。”
顧清音這時不由杏眼圓睜。
“還真是可惡。”
“朝廷本意,是與民休養生息,而絕非如現在這樣,現在朕已無法多等,必須盡快對此事做出改變。”
陳元這時獻計顧清音。
“陛下,此事急不得,前不久朝廷才出面,對于四大門閥力量,進行過公開打壓,若此時還急進著手土地改革,動他們的力益,只會令得大小門閥聯合起來,反對朝廷不利。”
顧清音當即面露憂色。
“朕如何不急,那你告訴朕,既然此事急不得,又該如何做?”
陳元給出了他的建議。
“眼下,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戶部的官員,對全國土地進行一次重新測量與統計,而這次測量與統計,要派出玄甲軍與天衣衛的人全程參與其中,讓戶部的人不敢與門閥之人聯合起來在這方面做文章。”
顧清音聽后還有疑問。
“小弟你這樣做,與朕直接下令告訴這些人將不屬于他們的土地交還,有何區別?”
陳元回答顧清音這中間的區別,就是可以先讓一些戶部官員假意往外放風,若是這些世家肯將半數以上歸還即便后來查到,只要是有先行主動歸還者,一律既往不咎。
同時為了配合行動,可以先抓幾個有典型代表意義的世家進行打擊。
“阿姐,如此一來,事情一經傳開,就能告訴這些人,朝廷這次要動真格的了,并且暫時保留一半與這些人,乃是朝廷對他們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