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爺欲離開永安州前往京城,在這之前,他要做一件事。
他要先讓才到永安州的高平,和一直在本地經營的長孫,這二人之間出現間隙。
長孫立這人說起來,其人乃是定州長孫一脈的旁支。
陳元此番向女帝獻計,對四大門閥施行推恩政令,對于長孫立這個旁支來說,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是既得利益者。
話雖如此,但是這些都是表象。
朝廷這一政令下達,真實用意為何,對于執行政令的四大門閥世家來自,各自都心知肚明,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長孫立。
長孫立本就是旁支,自知對于這波政令的下達與執行于他來說影響不大。
正所謂得知我幸,失之我命。
長孫立并未把利益得失看得多重,他只希望在任期間,可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實現心中抱負足矣。
但是黃爺此時卻要利用這一點。
長孫立身上無從下手,他可以從其子侄身上下手,長孫立有一個親侄子叫做長孫青,這人對于權利有著無比的渴切。
長孫立本身沒有直系后人,只有一個女兒,理論來說并無真正的意義的繼續權,這意味著長孫立百年后,他將享有長孫立眼前擁有的一切,甚至有可能接替長孫立的位置,成為永安州說一不二之人。
至于長孫立之女,長孫青的堂妹長孫蝶,長孫青可以出于人道給予其一部分,也可以一文不出,讓其堂妹往后都要仰仗他來過活。
長孫立許是也看到這一點,對于其侄子長孫青也是分外器重,甚至當成親兒子一樣培養。
而眼下,朝廷這一政令一出,意味著長孫青有了競爭對手,畢竟長孫立下面還有其他旁支的子侄,如今都可以參與競爭。
利益面前,沒人會主動相讓。
黃爺正是要利用這一點制造矛盾,長孫立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甚至對黃爺來說可說無懈可擊,他唯獨有一短板,就是護短。
黃爺一直都在永安州秘密發展壯大,又怎會不知長孫立這一性格弱點,黃爺已然想好,只要想辦法挑起長孫青與高平之間的不和,就可以瓦解眼前局面。
長孫立與高平之間的合作,并非鐵板一塊。
不但如此。
黃爺還要給高平扣上一個罪名,讓其背上里通外國這一千古罵名。
“也不知黃沙那邊事情辦得如此,只要古爾德能被說動,先行過來與高平進行一次碰面,高平就逃不掉。”
“也是時候,找人去和長孫青談談了。”
黃爺念頭一動,當即叫過一名手下去找長孫青,手下諾諾領命一切依了黃爺的吩咐,到了長孫青的住處。
“長孫少爺,有禮了。”
“我是誰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有一份大禮放在長孫少爺面前,就看您收不收下。長孫少爺想要成其大事,高平這人可謂相當礙眼。”
長孫青面帶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