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華就有這樣的自信。
而皇甫華這人,其抱負與理想可不是高中狀元然后撿個官當當,這一路線對他來說實在沒意思。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皇甫華這人聰明絕頂,別看年歲不大,早將這一點看透,他情愿繼續當他的世家子弟,也不會拋頭露面當一介朝廷命官,哪怕如鄭云山一般官居一品,甚至一度成為帝王師,于皇甫華來說還是格局小了。
坐在家中,以世家子弟身份,卻可左右天下局勢,才是皇甫華心中真正追求。
皇甫華只是現在還年輕,他尚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但是假以時日,他一定可以成長為如黃爺一般的操局之人物。
以天下為局!
正因這個皇甫華有如此智慧與能力,當皇甫家的人得到帝命都認為皇甫家往后必名存實亡,朝廷這招實在太狠了,而且是必然的無解之局。
皇甫華卻笑著表示。
只要是局,就不存在無解之說,除非是死局,因為人死了,還要討論有解無解已無意義。
皇甫華不但提議皇甫家要做這樣做,同時還提出,這一做法要向長孫家與莫家推廣,唯獨不要通知到歐陽家。
他相信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等歐陽家后知后覺,知曉此事的時候,才發現其已被三家孤立。
這亦是皇甫華破局的手段。
他雖人在家中,但是對于天下局勢,卻有自己獨道的分析,他深知這一次真正獻計者乃是陳元,并且利用歐陽家起了帶頭作用。
既然歐陽家想自絕于其他三大世家,為何不能利用此事,反過來將歐陽家孤立起來。
這一計策,實為皇甫華對陳元變相的反擊之舉。
而皇甫家因為控制陳州魏氏,自然就等于控制了鄭云山這個當朝相國,皇甫華想了解天下大勢,沒有任何難度。
朝堂上有任何風吹草動,能瞞得了別人,又如何瞞得不一人之下的當朝宰相。
若無這一便利條件,皇甫華也沒辦法因地制宜獻計,并向陳元發起暗中反擊。
而這一次,吳青楓之所以一再拖延,甚至敢不給顧云河面子,這其中自有皇甫華其人的影子。
鄭云山被迫領了帝命,到各地采風,同時女帝又安排顧云河離京,這一消息皇甫華早已得知。
皇甫華對此事,不過呵呵一笑,又聽說顧云河前不久到達東平郡且因為一個女人,想管閑事,當即傳書吳青楓對顧云河這個人,不需要理會,他倒想看看女帝這一次是動真格的,還是演一出戲就此收場。
吳青楓并未與下人解釋,整件事情有皇甫華于背后操控的影子,只跟下人簡單交代一番,告訴他們繼續該干嘛干嘛。
女帝連前面的事情都未徹底解決,還想大興變革,并且觸動各大世家的利益,難于登天。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