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提出的這些,對于歐陽家來說并沒什么不能接受,只因歐陽一氏雖為世家,其理念自與其他三家不同,不然前面也不會起帶頭作用,第一個站出執行帝命。
如今,陳元提出的這些,能延續世家傳承不說,還可令得往后歐陽家都可富賈一方,別人不說想要上位執掌歐陽家的歐陽青,他是第一個舉雙手贊成。
想經營好世家傳承,說及本質是什么,無非就是權勢與財富,世間無永恒的權勢,因為王朝變遷乃是亙古不變之理,唯有財富積累可以世代傳承下去,雖然民間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那樣的家族,并非擁有百年以上底蘊的世家。
歐陽青看來,財富三代而終者,只能歸類于暴發戶,真正的世家自然守得住萬貫家財,而且財富積累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歐陽青當場表態。
“陳師,若真有此等好事,我歐陽家可否第一個預定名額,不知我這算不算得上近水樓臺先得月。”
陳元聽罷默默點頭。
“若歐陽家這次依舊能起帶頭作用,一切自是應得的,只要歐陽家所選的行業,非朝遷命脈之事,皆有優先權。”
隨后陳元強調,即便是屬于一個王朝命脈的糧食、鐵礦、鹽業這些,將來歐陽家亦可在朝廷管控范圍內參與入股,并從中進行分紅。
陳元這一提法,可以說給歐陽家提前開了很大綠燈。
別的不說,只說能成為朝廷認可的鹽商,就已然富得流油,雖說隨著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大乾王朝早過一兩食鹽一兩金的時代,但是食鹽之東西,依舊不可或缺,屬于此俏資源,甚至比鐵礦還要值錢。
鐵礦的開采,更多的是對于朝廷層面,于百姓來說生活影響不是很大,畢竟生產出的一套農具也好,日常生活的鐵鍋之類不說用一輩子也差不多,只要能保證百姓家家都有就足矣,所以鐵礦資源,更多地還是朝廷出于戰略方面考慮,將其例為關系朝廷命脈之大事。
眼下雖天下承平,但真若打起仗來,這時候鐵礦資源跟不上,可是要吃大虧的。
這也是當初為何朝廷下令,在不影響百姓生活的前提下控制民間鐵器的產出,只因那時大乾就進行著未雨綢繆的計劃,并且彼時確實北部與南部皆不太平,戰事一觸即發。
若非陳元的一系列操作,這時是不是真起刀兵之事尚未可知,至少陳元將這一過程延后許多。
歐陽青身為世家之人,又有自己的野心想要執掌整個歐陽氏,其腦袋瓜子自然不空,他自知陳元一番作為之下,給大乾帶來的少有的和平。
歐陽家培養并扶植盧建成,在這一方面的消息來源,甚至比鄭云山還要及時,畢竟那時候盧建成一直都在積極與各國進行邦交走動,若大乾與各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并趨于緊張,盧建成自是第一個知曉之人,他豈會不通知到歐陽家。
盧建成曾有段時間,想短暫地欲與鄭云山合作斗倒陳元,全因其與陳元理念不同,與其欲與鄭云山同流合污無半分關系。
盧建成同樣不傻,他自知沒有陳元一番運作,大乾朝無眼下太平時光。
這也是他此時認定陳元的原因。
理念不同可以保留分歧,但是真打起仗來,別說百姓倒霉,他們這些為官為宦者,亦不會好過到哪,縱是文臣固然不需要上前線,但是戰事來時也難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