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捂他嘴干什么?”
劉啟斜瞥了一眼王皇后。
“陛下…”
王皇后臉上強擠出個微笑。
劉啟哼了一聲拉過劉徹,低頭問道
“那徹兒想不想學六博棋?”
“想!”
“好,那明天朕就教徹兒學棋!”
劉啟看著天幕,目光幽幽。
……
【公元前153年,劉啟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
【公元前151年,廢黜薄皇后。】
【公元前150年4月,廢黜劉榮太子之位。】
【公元前150年6月,立王皇后。】
【同月,立劉徹為太子。】
【公元前141年,劉啟病重,于是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加冠禮。不久,病死于未央宮,謚號“孝景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位16年,其政策以延續漢文帝的政策為主。】
【重農抑商,輕徭薄賦,實行三十稅一,厲行節儉,減輕刑罰,振興文教,略修禮儀。】
【于國內“平定藩王”抑貶了諸侯王的地位,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收回了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并且收回鹽鐵銅等資源及有關租稅。】
【同時“南撫勁越,北和強胡”,對南越進行安撫,于匈奴接壤的地區設立關市,和匈奴貿易。】
【在不多的匈奴反擊戰中提拔了李廣、程不識和郅都等一批將領。】
【對于百姓們,景帝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百姓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并“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對于思想,景帝也不再嚴厲禁止其他學派的發展。】
【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歸,戶口亦息”“移風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績。】
……
【漢景帝劉啟,是個什么樣的人?】
【選項一:好皇帝】
【選項二:大惡人】
{好人當不了好皇帝,劉啟這樣冷酷無情,又頭腦清醒的人,簡直天生當皇帝的料。所以我選大惡人!你殺周亞夫干嘛!}
{對大臣是狠了點,但是他不霍霍百姓啊!好皇帝!}
{但是不要忘了,因為他自己的個人性格掀起了七國之亂,所以從這看出來他是沒嚯嚯,但從來都是往大力折騰。}
{挖槽!劉濞都密謀四十年時間了,這特么管景帝屁事啊?真拿梗當正史玩呢?}
{殺晁錯未必是妥協,更像是以退為進。}
{那個位置不搞陰謀陽謀不借勢用勢造勢,只靠為人誠懇重信守義,那史書上連一頁都活不下來了!}
{景帝和梁王,真的太可惜了。明明是一母同胞,年少時感情也很好的,七國之亂弟弟也是傾盡全力幫景帝守住江山。可到最后,景帝還是沒有放過這個唯一的弟弟。}
{景帝沒得選,他這輩子遇到這種抉擇太多了。弟弟、晁錯、兒子、女兒,能犧牲的他都犧牲了,就是為了前進,他爹已經付出這么多了,他不能停了。}
……
大唐,
西海池邊,長孫皇后帶著李明達去游湖。
而李世民則是在望云亭里繼續背負雙手看著天幕。
身邊的李治則是有樣學樣,同樣背負雙手看著天幕。
“阿耶,漢景帝是個什么人啊?”
年幼的李治看著天幕上的問題,也向他父親詢問道。
“漢景帝啊…”
李世民沉思片刻。
“雖然他也創造了文景之治的一部分。”
“但不管他的功績多大。腰斬晁錯,逼殺周亞夫,都是背棄了長遠的大義。”
“是對他自己的背叛。”
李治撓了撓頭。
這回答太深奧了吧?不就兩個選項嗎?
阿耶怎么弄出個第三回答來?
“那阿耶?他為什么會背叛自己呢?”
看著天幕,李世民想起跟著自己打天下的群臣,有感而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