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為…”
“算了!乃公不想聽了。”
剛想詳細解釋明白儒家理念根本的蕭何差點一口氣沒緩上來。
看著晃著腳放蕩不羈的劉邦,
蕭何又再次努力的運著氣。
這人年輕時居然是這么討厭!
……
大漢·武帝時期
本來還在生氣的劉徹在看到劉洵的那句“霸王道雜之”后。
忍不住一樂。
“真不愧是朕的后代,有朕的風范!像朕!”
“霸王道雜之!說的好!”
但隨后又嘆了口氣,
重用儒生只不過是說給其他人聽而已,
作為皇帝是要利用儒家的說法里那些對統治有利的觀點!
而不是被儒家說法所利用!
這個太子真是愚不可及!
治理國家的復雜與人心的難測,哪有像儒家口中那么簡單!
施仁政,光有仁政有個屁用!
劉徹又想到天幕里自己對太子的教導,不由的扶住腦袋。
敢率兵反叛朕,說明骨子里還是有點兒血性的,只不過是被儒家的那一套養廢了
看來不能光給據兒指一些儒生做老師了。
不過……
這么蠢的人你還要讓他繼續當太子。
你就非得當這個情種嗎?
劉徹不理解。
……
【公元前55年,漢宣帝減少天下口賦。】
【公元前54年,正月,匈奴單于稱臣,遣弟谷蠡王入侍朝廷。】
【同年,設立常平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避免了“谷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
【同年,霍成君自殺,葬于藍田縣昆吾亭東】
【公元前53年正月,匈奴單于派遣其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朝廷】
【冬,匈奴單于派遣其弟左賢王來朝賀。】
【公元前52年冬十二月,匈奴呼韓邪單于叩求于五原塞,愿奉國寶朝賀甘露三年正月】
天幕繼續播放著,
甘泉宮內,
頭戴通天冠,身穿玄袍的劉洵面帶微笑的看著底下行跪拜之禮之人。
“臣,呼韓邪拜見陛下!”
發扎小辮,頭戴鷹羽,一身裘袍的匈奴人高聲行禮。
“呼韓邪單于不必多禮,來人,領單于下去休息。”
坐在上首的劉洵擺了擺手。
……
【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狦來朝,朝拜時稱藩臣而不報名,郅支單于孤立而遠遁,匈奴從此安定。】
【漢宣帝賜百姓爵二級,下令減少全國百姓算賦錢,1算減30錢。并免除當年田租。】
【三月,詔令各儒出講《五經》的同異,設立《易》、《尚書》、谷梁《春秋》博士】
【冬季,烏孫公主劉解憂歸國】
【公元前49年春正月,宣帝駕臨甘泉宮,郊祭泰畤。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
【二月,宣帝下詔整飭吏治,要求三公與御史重視并仔細核查計簿,以安百姓】
【冬十二月,宣帝病重,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
【公元前48年十二月甲戌日,劉洵崩于未央宮。在位25年,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于杜陵。】
其實,漢宣帝晚期也開始昏庸了,跟他曾祖父一樣。
得虧是早死。
不靠譜且不負責猜測,李隆基如果早死那就是漢宣帝的復刻版!
而漢宣帝如果不早死,沒準會是李隆基的前輩。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