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慢慢揣摩去吧!
猜去吧!
是不是又想罵朕!
不可能!
……
大漢·宣帝時期
身承彩鳳的劉洵在回到未央宮之前,
就將手中的鳳羽收在懷內。
隨后鳳鳥乘著劉洵緩緩降落在未央宮前,
看劉洵立身站穩,鳳凰沖他點了點頭后,便扶搖而去。
“眾大臣們!隨朕議事!”
目送鳳凰離去后,劉洵轉身,面色嚴肅的看向眾臣說道。
一眾大臣看劉洵的臉色十分不好,紛紛在內心揣摩著。
回到未央宮各安其位后,
劉洵緩緩開口:
“朕承丹鳳遨游漢土一圈后,才徹底深知我大漢廣博,人民眾多。”
“但丹君卻告訴了朕未來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朕深感大漢是否將亡矣?”
劉洵的這一開口讓群臣大驚失色,就連霍光都驚愕不已。
不等眾臣提問,劉洵直接托盤而出。
“按天幕的算法,朕崩逝那年為公元前48年,也是奭兒登基的那年。”
“那一年,大漢發生瘟疫。”
這兩個字一下就讓群臣面露驚色,而劉洵還在說著更加殘酷的事情。
“同時,關東十一個郡大水成災。”
“水淹之后顆粒無收,發生饑荒。”
劉洵看著面色沉重的眾臣吐出一句群臣不寒而栗的話。
“平原地區,人復相食。”
不等群臣反應,劉洵繼續說下去。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年。”
“隴西地區發生地震,壓死無數百姓。”
“同年四月,關東饑荒擴大。人復相食。”
“同年七月,繼續地震。”
“公元前46年,大旱災。”
“公元前44年,三月下霜,九月再次下霜,天下大饑。”
“餓殍遍野!”
劉洵閉上眼睛,群臣默然無聲。
緩了一會兒,劉洵繼續道:
“公元前41年,地震。”
“公元前39年,潁川郡發生水災,淹死百姓無數。”
什么?潁川郡?大臣們慌了,潁川郡那可是大漢最繁華的地方啊!
“同年,黃河決堤,中原江淮…尸橫遍野。”
“公元前37年,古楚國、齊國地區發生大地震,死傷無數。”
“公元前35年,藍田發生地震,山崩地裂,霸水擁塞。安陵附近的堤岸崩塌,涇水向西逆流,死傷無數。”
“公元前33年,奭兒崩逝,再往后的,丹君就未說了。”
“眾位愛卿,各抒己見吧。”
劉洵話說完,端坐不言。
而群臣也還在發懵。
這,這天災……也未免太多了一些!
這可如何是好?
這可如何是好!
就算陛下打造出了中興之世,也架不住這么頻繁的天災來禍害啊!
未央宮內一片死寂。
……
天幕繼續播放著,
【基于時長和觀眾反應,后續評價不高的皇帝就不一一細說了,展示一下六維圖就略過了。】
【特此告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漢元帝的鍋還真不能是他全背!
他的性格跟劉阿斗不能說一模一樣吧,那也是十分相似了!
都聽話,但也太聽話了!
而且,漢元帝在位十六年那大天災是一年一個啊!啥家底能這么造啊!
并且,那個時候華夏版本還出新賽季了,天災頻繁導致豪強坐大,陵邑制度名存實亡。
朝堂上因為漢宣帝興盛谷梁導致眾正盈朝。
漢元帝又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版本,宦官群體。
這導致西漢滅亡各種前提條件都集中在漢元帝這里了。
他可真夠倒霉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