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魏,
白發蒼蒼的司馬懿窩在軟榻里,看著天幕一動不動。
感受到身邊的目光不由得說了一句。
“看我干嘛啊?他曹家不也是篡的位嗎?”
“老夫還算給漢天子報仇了呢。”
一旁的司馬昭嘴角抽動。
他還是沒學到他爹的十分功力,還要繼續學習。
……
大宋,
趙匡胤坐在龍椅上有些不太自在。
而殿內的大臣們也是眼觀鼻鼻觀心。
…陛下的情況跟王莽還是不一樣的…
…畢竟天下還是陛下打下來的嗎…
……
【公元9年,王莽開始改制。】
【一、天下的田地更名為“王田”,嚴禁買賣。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過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須分給九族、鄰里和鄉黨。】
【二、解放奴婢,禁止買賣奴婢。】
【三、改革幣制,仿照古幣,發行新貨幣。】【四、變更地名、官職名稱。】
【五、鹽鐵、布帛國有化……】
【王莽改制的靈感,皆是從儒家的經典理想中來的,效法周禮進行改革。】
【他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萬民于水火。】
【想法很好,奈何名不副實。】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追求復古,想要天下恢復先王三代的禮治時期,從而施實了這些政策。】
【但他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當時天下豪強并起,從朝堂到地方都是與土地利益相關之人。】
【這些政策在下放之后,遭到了地方豪強的強烈反對。】
【而王莽在沒有細細調查的情況下,開始通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反而使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
【百姓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導致不止天下豪強不滿,就連平民也開始不滿。】
【隨后將原本臣服于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
【又收回并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于”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
【王莽隨后主動挑起爭端,動用武力,導致邊境沖突,數十萬軍隊長期陷于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公元11年,匈奴、高句麗、老窩、浦涯等小國,先后臣服新朝。】
【王莽種種想要解決土地兼并的方法全部失敗。】
【不但沒有解決土地兼并的禍害,甚至因為討伐匈奴和征句町,大大加重了百姓們的賦稅和徭役負擔,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于非命】
【米價由漢文帝時的每石數十錢漲至二千錢,最后漲到每斛價值黃金一斤。】
【天災人禍迫使百姓流落他鄉,人相食的慘狀史不絕書。】
【而面對這種現象,王莽還派人教流落關中的饑民“煮木為酪”】
【公元11年,百姓們苦于新朝政權的頻繁征發,相繼棄城郭流亡為盜賊。】
【公元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其中形成了赤眉軍和綠林軍兩大軍事勢力。】
【公元21年,長安附近的三輔之地也開始起義。】
【公元23年,起義軍攻入長安,王莽被起義軍戰士杜吳所殺。】
【檢測到后世強烈情緒,開始同步】
【王莽是不是穿越者?】
【選項一:是】
【選項二:作者你有病啊?】
當初看《理想國》的時候就想到了王莽,他在當時不就是“賢人王”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