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不測,豈不是給后來人賺便宜嗎?”
“所以,我們不如先稱王,如果赤眉軍緊隨其后,那就看看他們是否選出了一個英明之主。”
“如果是,我們就去投奔他。”
“如果不是,那等滅了王莽之后再稱帝也為時不晚。”
說完自己的想法,絳衣將軍看向眾人。
除了幾個將領默默點頭,其余都一言不發。
而就在絳衣將軍再要開口時,眾將中一龐大腰圓須發橫張之人越眾而出。
“噌!”
腰間的利劍拔出,豎插在地。
聲色俱厲指著絳衣將軍說道:
“婆婆媽媽的!怎么成大事!立劉玄為帝之事今天就說定了!不得有二!”
眾將中本有猶豫之人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異議。
而絳衣將軍掃了一眼虎視眈眈的眾將,又看了一眼插在地上的利劍。
閉目點頭。
……
【公元23年二月,綠林軍首領王匡、陳牧,擁立陳牧手下的更始將軍,同時也是劉縯與劉秀的族兄,西漢宗室的劉玄為帝,劉玄在淯水之畔稱帝,改元更始,是為更始帝。劉縯升為大司徒,封漢信侯,劉秀為太常偏將軍。】
……
大漢,
“婦人之仁!婦人之仁啊!”
劉邦看著天幕上的這一幕,恨鐵不成鋼!
“他們這是擺明了要對付你了!你居然還不跑!還當什么狗屁漢信侯!”
“他又沒有大義在身!”
“都是宗室子弟!誰比誰高!”
“愚!愚不可及!”
……
大漢·武帝時期
“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啊…”
劉徹喝了一口美酒。
“也不失為一個英雄豪杰。”
“可惜了,心不夠狠,城府不夠深。”
“名義已失,若是不走,必死無疑!”
……
【劉玄登基儀式舉行完畢,劉縯就在南陽宗室的不服聲中率部奔赴宛城】
【此時平林正在圍攻新野,但遲遲不能攻克。】
【守城的新野宰潘臨得知劉縯來到宛城前線后,站在城頭高呼:“得司徒劉公一信,愿先下。”】
【劉縯率軍趕到城下,潘臨就開城投降了。】
【而宛城在被劉縯包圍數月后,城中人復相食,宛城守將岑彭無奈出降。】
【綠林眾將想殺掉岑彭,劉縯反對道:“彭,郡之大吏,執心堅守,是其節也。今舉大事,當表義士,不如封之。”】
【劉玄接受他的建議,封岑彭為歸德侯】
【另一邊,因為綠林軍立更始帝劉玄,復用漢朝旗號。】
【這一舉動震驚了新朝朝堂,新始祖王莽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發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撲向昆陽和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消滅綠林軍。】
【而就在宛城攻克后的第三天。】
【劉秀也昆陽城大秀了一把!】
劉秀他大哥要是不死,也是員大將。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