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隱私之謀,卻有神明明察實情,既以此顯現天象,警誡人君。”
“禁微則易,救末則難。人皆以忽微細之事以致其大。”
“天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強,則宰牧橫行!”
“陛下,此時應該趁日蝕天象大變之警誡,改革政治、匡救缺失,以此堵塞上天不滿之意!”
聽到老人奏完上書,
坐在上首的劉肇愣了一會兒,然后期期艾艾的回復道:
“呃,好的,朕知道了。”
竇太后和竇憲俱是滿意之色。
……
【公元92年六月初一,丁鴻借發生日食之機上書,暗示劉肇時機已到,可以發動政變。】
【二十三日,劉肇以“到白虎觀講經”為理由,帶著劉慶移駕北宮章德殿。】
【命丁鴻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時兼任衛尉,統領宮中禁軍,控制南宮、北宮,令執金吾和北軍五校尉領兵備戰。】
【下詔將竇憲等人騙進洛陽城,隨后關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將他們關在獄中處死。】
……
天幕上,
坐在上首的劉肇雖年幼,卻盡顯帝王之色。
殿下的群臣皆拱手恭敬而立。
……
【然后派謁者仆射收竇憲大將軍印信綬帶,將竇憲封為冠軍侯,同竇篤、竇景、竇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地。】
【同時,派嚴苛干練的國相監督他們,在確認竇憲、竇篤、竇景到達封國后,勒令他們自殺。】
【朝堂上,凡是依仗竇家關系做官的,統統被劉肇罷免回家。】
【竇氏外戚被誅殺后,竇太后也被幽禁在南宮。】
【至此,劉肇開始親啟政事。】
……
{和帝最出名的除了“永元之隆”的政績,就當屬13歲誅滅外戚成功奪權的經典案例了。這個很值得好好說道。}
{十三歲左右親政,干掉所有外戚勢力,且干掉的不是什么臭魚爛蝦,而是以擁有武將最高榮譽之一勒石燕然的竇憲為首的勢力!}
{很多人都把宦官專政的由頭扔到漢和帝頭上,就因為鄭眾,但整個政變里丁鴻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前面交代了禁軍由竇氏把控,那么后面和帝又怎么能使喚執金吾?查一下丁鴻是誰,然后順著時間線一捋,就能確定關鍵一環是在于丁鴻。}
{人家的13歲:扳倒權臣外戚,雄才大略,治理國家,造福百姓!}
{我的13歲:老師,是的,我肚子疼今天去不了學校了。}
{漢和帝是東漢史上一位長期被人忽視的明君。}
……
大秦,
嬴政看著天幕,悠悠長嘆。
“寡人當年也是如此如履薄冰。”
“這要是寡人的兒孫該多好啊。”
“扶蘇啊,大秦的希望全靠你了!”
典客府,
扶蘇打了個冷顫。
“太子有恙否?”
對面的劉邦關切的看著扶蘇。
扶蘇看著未來的“老丈人”,略有些尷尬的搖搖頭:
“無恙,無恙。”
……
大漢,
“十三歲就能除掉外戚!有勇有謀!”
“不愧是乃公的后代!”
躺在臨華殿裝病的劉邦拍手叫好。
而一旁的太醫令則是愁眉苦臉,揣測不安的問道:
“陛下,這樣真的可以嗎?”
劉邦翹著二郎腿,瞥了一眼太醫令。
“你就照朕說的那樣做,皇后又不會殺了你,你怕什么!”
太醫令一臉赴死的表情。
“可,那也是欺君之罪啊?”
劉邦瞪了他一眼。
“朕赦你無罪!”
……
大漢·文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