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毛筆,看著自己畫出的局勢圖滿意的點了點頭。
扭頭對被驚呆的李承乾說道:
“阿耶今天就教教你兵法!”
隨后指著地圖上的汝南說道:
“曹操集結在官渡的兵力本就不多,對抗袁紹主力已然吃力,再分兵去打劉備,勢必更加捉襟見肘。”
“萬一曹仁不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劉備,袁紹又大舉來攻,后果將不堪設想。”
“那曹操又為何兵行險著呢?”
李承乾猶豫道:
“不打,許昌不就丟了?”
李世民點點頭又搖搖頭。
“從根本上來講你說的對,但打仗不是只看結果對不對,而是看用的方法能不能達到正確的結果。”
隨后點了點官渡又點了點汝南,對李承乾說道:
“曹操行如此險著原因有三。”
“第一,劉備手下大多是袁紹的兵馬,不能死心為他所用。”
“第二,在兵力乏少的情況下,必須用快速的機動來彌補,用運動戰來化解劣勢。”
“因為就算固守一處,也極有可能被敵人圍而殲之。”
“既然如此,不如主動出擊,或許勝算更大。”
“而這兩點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點,判斷對方的形勢。”
……
【劉備兵敗之后又跑回袁紹大營,向袁紹提議和荊州的劉表聯合,袁紹同意了。】
【劉備第二次來到汝南,此時曹仁作為曹營大將忙得抽不開身,曹操只好派一個叫蔡楊的去進攻劉備。】
【結果一戰,蔡楊就被劉備殺了。】
【然后,劉備就帶著自己的兵馬南下荊州去了。】
【而此時曹操也顧不上劉備了,因為他正在給荀彧寫信,商議要退守許都。】
……
天幕上,
官渡,
曹軍軍營之外,一座座高樓居高臨下的向軍營內放箭。
曹軍兵將只能舉著盾牌在營地內走動。
時不時就有士兵被箭矢射中,一命嗚呼。
營帳內,甲不離身的曹操悶悶不樂的走來走去。
隨后,一名士兵灰土頭臉的走進來,捧著一封帛書道:
“丞相!荀先生的回信!”
曹操立馬接過打開。
同時,一道清朗的聲音在天幕上響起。
“袁紹悉眾聚于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
“公以至弱擋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
“是天下之大機也。”
“紹軍雖眾,而不能用。”
“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
“今我軍雖少,畫地而守。”
“扼其喉而不能使其進!”
“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
“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看著帛書,喃喃念道:
“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用奇之時……斷不可失?”
畫面一轉,
身披鎧甲的徐晃率領一隊精騎截擊押送糧草的袁軍,燒毀數千糧車。
……
【荀彧的一封信讓曹操決心繼續堅守待機,同時加強防守。】
【命負責后勤補給的典農中郎將任峻采取十路縱隊為一部,從而縮短運輸的前后距離,并用兩列陣,加強護衛,防止袁軍襲擊。】
【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不久派徐晃、史渙截擊、燒毀袁軍數千輛糧車,斷了袁軍的糧草補給。】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上被荀彧一封書信就鼓舞起來的曹操,突地嘆了口氣。
“我想子房了。”
呂雉輕瞥一眼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