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上,
頭戴金冠,一身紅色大氅的曹操登高望海。
一望無際的大海波搖浪涌,
海中的島嶼高高聳立。
望著水天相連的大海與海中高聳的島嶼。
曹操撫須,開懷大笑,隨后一句句詩詞脫口而出: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公元207年十一月,曹操平烏桓后返行鄴城。至易水,做《觀滄海》】
【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率其部下名王到易水來賀。】
【至此,曹操一統北方。】
……
大漢·武帝時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劉徹念著這兩句詞,體會著其中韻味。
“意境開闊宏大。”
“不過北邊匈奴現在這么爛了嗎?”
“四州之地就能平他們了?”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背負雙手,望著天幕對身后的武則天說道:
“曹操心懷天下之志,所以他寫的詩詞也都宏大慷慨。”
“若無赤壁的那一場火,他真能一統天下。”
身后的武則天柔柔道:
“可他還是輸了。”
李治點點頭。
“是的,他還是輸了,因為此時的他太自傲了。”
“易經乾卦有云:或躍在淵。”
“躍得過,飛龍在天。”
“躍不過,潛龍入淵。”
“官渡之戰,曹操躍過去了,所以他飛龍在天。”
李治捋了捋袍袖,繼續說道:
“但飛龍在天之后必是亢龍有悔。”
武則天若有所思。
“所以……乾卦里最好的一爻是第三爻,終日乾乾?”
李治突然笑出聲,轉身看著還是昭儀的武則天。
“不,朕只是告訴伱。一旦你輸了,這些虛無縹緲之詞都能對的上!”
“當時的江東有糧有兵,勢如猛虎。而北方雖然一統卻滿目蒼夷。”
“若是被江東攻下荊州,占據天下糧倉。”
“他曹操還統一什么天下,所以荊州一地他勢在必得。”
“但他萬不該在大勢已定之下倉促出兵攻打江東。”
“而倉促應戰,就已經埋下敗亡之因。”
李治看著武則天意味深長道:
“帝王不是君子,不需要待時而動,順勢引導即可。”
……
天幕上的畫面從北方一轉,
徑直南下來到荊州。
州牧府內,
一幫文人雅士們飲著酒,觀賞著歌舞。
而劉備則是紅著眼眶。
坐在上首,頭戴長冠的長須老人看著劉備詢問道:
“玄德這是怎么了?可是有了難處?”
劉備聽得詢問,長嘆一聲:
“吾以前常身不離鞍,所以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劉備感嘆完,猛飲一爵美酒。
而坐在上首的長須老人則是臉色一變。
我很費解啊,情節壓縮的夠厲害了,怎么節奏還慢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