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如此,那么赤壁之戰的結局,或許就將徹底改寫了。”
一旁的司馬懿恭敬道:
“魏王心懷天下,睹賊子橫行怎能不除之而后快呢?”
“如今劉、孫二人不過是茍延殘喘,且劉備斷了孫權進得益州的念想齷齪以生。”
“平定二人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時之勝不足為慮。”
“因為最后,都是盡歸魏王。”
曹操看看眼前的司馬懿,淡淡說道:
“你很聰明,也很清醒。”
“有你輔佐丕兒,孤也放心。”
……
大唐,
“世人皆認為赤壁一戰,乃天助東風,其實不是啊。可知為何?”
李世民捻著胡須,慢悠悠道。
一旁的李承乾想了想。
“因為那一場風也在周瑜的算計內?”
李世民驚訝的看了一眼李承乾,欣喜的點點頭。
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鼓勵道:
“繼續說。”
李承乾收到鼓舞,昂頭挺胸道:
“周瑜本就是江東之人,熟知那里的天氣地理,季節氣候。”
“在戰前分析出曹軍必敗的原因中就有時節一說,可見他深知此時的江東天氣是什么樣的。”
“看兩軍初戰,曹操引兵駐扎北岸,周瑜駐扎南岸。”
“并且連續幾天按兵不動。”
“孩兒猜想,周瑜本身另有圖謀,所以有意等待風向改變。”
“只是沒成想,曹操居然用鐵鎖將戰船連環鎖起。”
“所以,這場大風在周瑜的謀劃中,但曹操對行為應該是給周瑜一個驚喜。”
李世民看著聽了幾次兵法課就能見微知著的李承乾,高興的連連點頭。
“好!好!好!”
“不虧是朕與觀音婢的兒子!”
“麒麟子!”
李承乾聽得不好意思。
東宮內,一時的父慈子孝。
……
大明,
朱元璋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
“到現在咱也想不通!陳友諒怎么就能那么蠢出生天?!”
“他難道真就一點書不讀嗎?”
“都有曹操和崖山的前車之鑒了,還敢當咱的面鐵索橫船!”
“真以為船大就能為所欲為啊!”
“咱不燒他一次都對不起那天時地利人和!”
……
【曹操帶兵退回北方,并且燒掉了所有剩余的戰船,而孫劉聯軍則乘勝進攻曹操占據的荊州之地。】
【周瑜率領江東軍進攻曹仁留守的江陵,久攻未果。】
【而劉備則撤出江陵,在孫曹交戰間率領趙云出兵荊南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投降。】
【并派關羽北上,切斷了江陵城的糧草補給線。】
【公元209年十二月,曹仁棄江陵北歸,曹軍退守襄樊。
【周瑜領南郡太守,屯據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鎮守沙羨。】
【劉備略取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都督零陵、武陵、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食。命偏將軍趙云為桂陽太守。】
【至此,三家分荊。】
三國和兩漢歷史一起看,不得不感嘆老劉家基因真是太好了,前有劉邦吞秦滅楚,中有劉秀異軍突起,后有劉備起于微末,都是各種知人善用,得人助力的豪杰。
總有一種感覺,若不是曹操,可能劉備真就成事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