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妨不死,朕就拿你當牲口一樣往死里用!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南郡,
荊州牧府,
一位頭戴進賢冠,身穿黑幘衣。
雖五官緊湊卻自有一股清狂之意的文人,手執麈尾對劉備行了一禮,隨后開口道:
“主公,荊州歷經戰亂,荒蕪殘敗,人財消耗殆盡。”
“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志。”
“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以其為本,大業可期!”
“主公,今劉璋請主公帶兵入川,此乃天賜良機!”
“但主公為何猶豫不決呢?”
頭戴長冠,一身華服的劉備坐在上首。
聞言站起身,來回踱步。
沉吟片刻,一臉難色道:
“當今之世,唯曹操于我水火相敵。”
“操以急,我以寬。”
“操以暴,我以仁。”
“操以詐,我以忠。”
“每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
劉備嘆口氣,在文人的沉思中再次開口道:
“今劉季玉與我有同宗之誼,又誠心相邀。”
“若就此機會攻取益州。”
“恐將失信于天下。”
聽完劉備一番于心不忍的話,文士輕搖麈尾,笑道:
“主公之言雖合天理,但當今戰亂之世,不能一以貫之。”
“用兵爭強,宜從權變。”
“固拘常理,不足以定天下。”
劉備聽的直皺眉頭。
文人一看,話音一轉。
“主公,兼并愚昧,逆取順守,本是商湯周武之道,何失于信?”
“待事定之后,善待劉璋,厚加封贈,又何失于義?”
劉備皺著的眉頭舒展開,看向文人道:
“軍師金石之言,令備深銘肺腑,心寬慰許多。”
“今晚便于法孝直商議入川之事。”
……
【法正奉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借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時,軍師中郎將“鳳雛”龐統進言陳述利害,劉備被龐統說動。】
【公元211年十二月,劉備命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鎮守荊州,自己帶著龐統等人,親率步卒數萬,隨同法正溯江西上,朝著益州進發。】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舒了一口氣。
他還真怕這小子犯傻氣,守著什么道義走到死。
還好,他身邊有看得清的人。
“這個鳳雛不錯。”
衛子夫驚恐萬分。
“是個人才!”
衛子夫舒緩表情。
“竊鉤者誅,但竊國者侯啊。”
劉徹悠悠長嘆道: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劉備身邊的人才太多了,一個個都那么強,但也可惜太多了,以至于后面太少了。}
{這也主要反應了一個問題,就是劉備會用人,大伙都愿意跟隨劉備,這點諸葛亮是比不上劉備的,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劉備在時,人才濟濟。}
{人家袁紹四世三公,曹操官二代,孫權富二代,劉備啥也不是,人到中年才開始發家,已經很牛幣了。}
{雖說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但問題是劉勝子嗣的有一百多個,繁衍到東漢末年,可能左右鄰居都是漢室宗親了。}
{水鏡、臥龍、鳳雛這三個外號是龐統的叔父龐德公起的。}
……
【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勸劉備于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為由而拒絕。】
【劉璋隆重的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把戰略要隘白水關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
【交代完畢,劉璋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劉備率軍進駐葭萌后,并未立即發動對張魯的戰事,而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公元212年,曹操攻打孫權,孫權向劉備求救,劉備向劉璋請求增兵一萬,但劉璋只答應給劉備兵四千。】
【張松見劉備要回荊州,寫信勸劉備留下,但被哥哥張肅發現,張肅將張松舉報后,劉璋將張松處死,隨后劉璋下令守關將領之文書不要再送達劉備。】
【劉備召白水督楊懷、高沛,責備他們對客人無禮,把這兩人處斬。隨后率軍直接進駐關頭,吞并了楊懷、高沛的部隊。又繼續進軍,占領涪城。】
【至此,雙方關系徹底破裂。】
感謝“arthurhoh”大大的打賞!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