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看向劉徹:
“陛下,這昭烈應該是美謚吧?畢竟漢昭帝的昭字就是美謚呀。”
劉徹點點頭,語氣蔫蔫的說道:
“昭字在謚法里有明亮、恭敬、圣明、智慧等美好的德行。”
“而烈字則是有功、勇敢、剛正、宏大等優秀的作為。”
“劉備的謚號是漢昭烈帝,說明后人是贊揚他的仁義之名和開國之功。”
衛子夫臉上帶笑道:
“這是不是說明,漢室三興了?”
劉徹仰頭長嘆了一氣,直接往后一躺。
身體躺的筆直,腦袋靠在軟榻的靠背上,而下巴則抵在胸口。
整個人就是大寫的頹廢。
衛子夫驚訝陛下居然如此不顧形象!
然后就聽劉徹沉悶的聲音傳出。
“朕早就該想到的。”
“天幕從一開始就沒提過漢室三興的事情。”
“劉備怕是失敗了。”
“大漢……”
劉徹整個人都很沉悶、沮喪。
衛子夫看著一直不可一世的劉徹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心底一陣觸動,隨即柔聲道:
“也許劉備無法一舉功成,但不是還有他的兒子嗎?”
劉徹眼前一亮。
猛的坐直身體!
“對啊!虎父無犬子!誰規定一定是開國之君才是最厲害的!”
“朕不就比高祖厲害嗎!”
“又不是誰都是劉秀那個不是人的!”
“劉禪估計比劉備還要厲害呢!”
衛子夫嘴角抽動著。
咱家陛下就這點好……
沒心沒肺,心情愉快。
劉徹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差。
“曹賊篡位登基,人心難免動搖不穩,此時是進攻關中的最好時機!”
“大漢四百年,朕就不信關中之地不念舊情!”
“只要劉備振臂一呼,不說從者如雨,那也是搖擺不定!”
“大有可為,大有可為啊!”
說的興起,劉徹直接下地,站直身子看向天幕。
“此乃天賜良機!”
“東面修好孫權,北面揚誅賊大旗!”
“這不就好起來了嗎!這不就有希望了嗎!”
“得關中!得天下!”
“劉備!抓住這大好時機啊!”
……
天幕上,
身穿日月朝服,頭戴十二冕旒的劉備看著殿下大臣,沉聲道:
“自平黃巾始,朕與云長情同兄弟。”
“不成想,二弟被東吳孫權所害!”
“若不報此仇!朕有負情義二字!”
劉備深吸一口氣,雖已年邁,但依然雙目熠熠生輝道:
“朕!欲起傾國之兵!”
“攻伐東吳!生擒孫權!以雪此恨!”
話音剛落,底下身穿絳袍頭戴武冠的趙云出列稟道:
“陛下!不可!”
“陛下,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天下共怒!”
“應該掃除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兇逆!”
“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若舍魏而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愿陛下明察。”
趙云一躬到底,言辭懇切。
劉備看了一眼殿內大臣,面沉如水。
“孫權害死云長,朕與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
“啖其肉!滅其族!”
“方雪朕恨!”
“卿為何阻朕!”
趙云聽到劉備的質問,拱手焦急道:
“漢賊之仇,公也!”
“兄弟之仇,私也!”
“豈能因私廢公?愿陛下以天下江山為重!”
劉備掃視了一眼,面帶悲戚之色,語氣悲憤:
“朕不為弟報仇…”
“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朕意已決,不必再諫!”
“傳令三軍,起兵伐吳!”
……
【公元221年,劉備起兵伐吳,為關羽報仇。】
……
大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