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啊,他從一開始決定出兵江東,就是一個錯誤。”
劉盈好奇道:
“阿父早就預料到了?”
劉邦點點頭:
“自打關羽丟了荊州,巫峽以東之地盡皆失守。”
“江東步步后撤,一是避其鋒芒,二是誘敵深入。”
“劉備只有步步深入這一條路,可沿岸的戰略之地與臨江諸郡都被江東掌控。”
“他不得不沿江布兵,連營向前。”
“七百里連營,好處就是各營之間互為犄角、協同攻防,穩扎穩打、步步逼近。”
“其中任何一營都不會出現孤軍深入、身陷重圍的危險。”
“然而,其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沿著山路扎營,兵勢施展不開,自困于樹木亂石之間。”
“對面據不出戰,只需耐心等候,待劉備大軍疲憊之時,便可克敵制勝。”
劉邦揉著額頭,疲憊不堪道:
“他最好的辦法是逼迫對方出戰,不然就是立刻退兵。”
“這一戰,本就不應該打。”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平躺在軟榻上。
他現在十分的心平氣和,不會再有什么事情能挑動他的情緒了。
燒吧。
奮斗幾十年,就因為一時意氣,毀了江山社稷。
蠢貨!
劉徹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莫生氣,莫生氣。
還有……
李陵那是叛逃匈奴!
是胡種!
兩者是可以相提并論的嗎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一言難盡的看著天幕。
“唉,天下英雄,唯操與劉備耳。”
一旁的司馬懿點點頭。
是啊,都愛上頭。
一點也不穩重。
兩個反面例子。
“孤,決定了,幫劉備一把!”
嗯?
“趁勢偷襲,送他歸西!天下英雄唯孤一人就可以了!”
嗯!這才是你嗎大王。
嚇死我了,還以為腦袋被劈壞了呢。
要說劉備不知兵,那是開玩笑,屢戰屢敗還能次次跑路,他對戰事的靈敏和嗅覺絕對非同一般。
而且一直奉行聽人勸吃飽飯的他,也一直計將安出。
但他就在這不應該出兵的時候出兵,應該聽勸的時候不聽勸。
一意孤行就為兩字,復仇。
就這一點,能說他假仁假義的人,太放屁了。
反正你要是把百億資產和兄弟放在我面前讓我選。
我肯定選百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