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父親也是這般人。”
劉邦舒坦了。
就是,娥姁怎么可能會夸我呢!
……
【諸葛亮與祁山軍合兵在鹵城。】
【又在鹵城外設置了南北二圍。】
【自己率主力屯兵于北圍,命王平率領蜀漢精銳“無當軍”屯駐于南圍。】
【兩圍成一掎角之勢。】
【司馬懿再得知諸葛亮全軍撤入鹵城后,便與祁山的守軍兵合一處。】
【他領著大軍找了處險要山頭,登山掘營,屯駐起來。】
【繼續實施看而不打的緊逼戰術。】
【張郃等魏將又數次請戰,司馬懿依然不許,魏軍上下開始譏笑他。】
【“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瞥了身邊的司馬懿一眼。
“仲達行事穩健。”
“這種以逸待勞的方式的確很有道理。”
司馬懿微笑俯首道:
“臣智術短淺。”
“不及魏王萬分之一。”
“兵法云:國之貧于師者遠輸。
“諸葛亮只所以‘因糧于敵’搶上邽麥子,就是因為‘師者遠輸’。”
“只要守著不動,耗光他的糧草,他自然會退兵。”
曹操點點頭。
“諸葛亮行軍,正而不奇。”
“確實容易針對。”
……
【五月十日,魏軍人心浮躁,司馬懿見軍心旺盛,便下令開戰。】
……
天幕上,
鹵城內
“報!丞相!司馬懿大軍出擊!奔襲北圍!張郃奔襲南圍!”
本來還帶有一抹憂愁之意的諸葛亮瞬間大喜!
“傳令王平,務必守住南圍!”
“魏延!高翔!吳班等將,隨我應戰!”
……
【這一戰,司馬懿的大軍一觸即潰。】
【斬殺三千魏軍精銳甲士,總數萬人。奪得精制鎧甲五千具,角弩三千一百張。】
【司馬懿僅能退保大營,縮戰不出。而整個魏營從上到下,也沒人再請戰了。】
【六月,蜀軍后方突然傳來消息,天降大雨,糧食運不過來。】
【蜀軍的糧食沒能接應上,諸葛亮萬般無奈,只好下令撤軍。】
【得知蜀軍糧盡退兵,司馬懿立刻命張郃率部追擊。】
【張郃起先是抗命不從,理由是:“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司馬懿不聽,強行命他出兵。】
【等張郃率部追至木門道時,被“乘高布伏”的蜀軍“弓弩亂發”、滾石俱下,一支流箭射中其右膝。】
【不久,便因傷重不愈而去世。】
……
大漢,
漢末·獻帝時期
司馬懿頓時跪倒在地。
雖然天幕語焉不詳,但他可太了解自己了!
明知道以諸葛亮的謹慎不可能不設伏兵,還讓張郃去追擊。
這不就是想陰他一下!
但司馬懿啊司馬懿,你也不能把他給陰死啊!
老曹家這幫人多難伺候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此時心里突然有種不詳的預感。
他覺得,未來的自己肯定要給自己一個大“驚喜”!
未來的我!
你可不要亂來啊!
跪在地上的司馬懿心如亂麻。
而俯視他的曹操則陰晴不定。
“張郃與你意見不一,還與眾將譏笑于你,你想讓他吃個暗虧。”
“孤理解。”
曹操突然嘆口氣。
“看張郃并非命喪當場,應該是箭矢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