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與司馬師、司馬昭正在商量著如何建立一個可以長治久安的政策。
“分封可以,但不能如此毫無限制。”
“州郡兵不能撤,地方親王還是要牽制。”
垂垂老矣的司馬懿定下基調。
二子點點頭。
“戎,必須徙!”
二子對視一眼。
老態龍鐘的司馬懿瞟了二人一眼。
“當然不是現在,畢竟蜀、吳還沒滅呢,用得上他們。”
三人相視一笑。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士族。”
談到這里,氣氛為之一變。
“九品中正本質上是好的,但是中正的權力太大了。”
“本來以人才為評定標準,落在地方上成了以地方權力的太小為平準。”
“這個標準,必須由朝廷來規范設定!”
聽著司馬懿中氣十足的聲音,司馬師和司馬昭都犯了難。
這事要是這么好辦,文帝和明帝早辦了!
還能輪到咱們三?
司馬懿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
畢竟自己也是受益于這套體系的。
望著天幕上的子孫,司馬懿喃喃道:
“看看后人的智慧吧。”
司馬師和司馬昭面面相覷。
都混得用“元”字當謚號了,還后人智慧呢?
……
【司馬睿的祖父司馬伷為司馬懿的庶出之子,在西晉開國后累封瑯邪王,在平東吳之役中立有大功。】
【其父司馬覲襲爵瑯邪王,一生無突出事跡。】
【公元276年,司馬睿生于洛陽。】
【公元290年,司馬覲去世,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瑯邪王爵。】
【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駕崩,繼立的晉惠帝司馬衷魯愚遲鈍,無力駕馭政局。“八王之亂”開始,而處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采取恭儉退讓的方針,以求自保。】
【公元307年,司馬睿的好友,瑯琊人王導預感到天下將要大亂,勸說司馬睿出鎮建業。】
【他利用自己兼參東海王軍事的便利條件,爭取到了東海王妃裴氏的支持,從而使司馬睿在七月被任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之江南諸軍事、假節,南鎮建業。】
【公元307年九月,司馬睿偕王導渡江至建鄴。】
……
東吳,
孫權一臉黑線。
彼其娘之!
朕經營了半輩子建業,到頭來是給你你們做嫁衣用的嗎!
可惡的司馬家!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建業,
寬袍大袖的士人與百姓正在江邊祭祀水神。
一群人臨水修禊,曲水流觴,熱鬧非凡。
突然,
一條氣勢威嚴的儀仗長龍正有條不紊地向他們走來。
“思遠,你看!”
一位長須峨冠的士人指著那長龍里的乘輿,對身邊的好友說道:
“莫不是……”
而其好友也驚疑不定的看著那甚是威儀的隊仗。
一排排的侍衛、扈從于眾人面前走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