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齊明帝·蕭鸞
【宰相蕭鸞,是齊高帝蕭道成哥哥的兒子,蕭昭業的叔祖。】
【蕭昭業幾次要殺蕭鸞,幾次都在猶疑不決時被人勸阻。】
【公元494年七月二十日,蕭鸞發動政變殺掉蕭昭業,立蕭昭業的弟弟蕭昭文當皇帝。】
【十月二十二日,蕭鸞再殺掉蕭昭文,取得帝位。】
【因帝位不合法理,為根絕后患,蕭鸞把蕭道成和蕭賾的子孫屠殺罄盡。】
【但還是要說,齊明帝蕭鸞雖然也不當人,但他不害國。】
【相反,去掉私德,他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
……
南齊·明帝時期
提心吊膽的蕭鸞松了口氣。
還好,看樣子命是保住了。
……
【齊明帝跟劉宋后期與蕭昭業這些瘋子皇帝不一樣。】
【他雖然嗜殺宗室,但他也真的用心治國。】
【第一,他勤政。】
【“上躬親細務,綱目亦密,于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莫不啟聞,取決詔敕。”】
【且一上任他就做了兩件惠及百姓的事情。】
【第一件事,他把齊武帝蕭賾在幾年前修建的龐大園林給扒了,因為他覺得這么大一片園林只是作為欣賞美景而用太浪費了。】
【于是將園林的圍墻扒掉,將里面的田地分給百姓耕種,河流池塘里的魚蝦任人采捕,幫助民眾度過饑荒。】
【第二件事,他把文慧太子蕭長懋的奢華的東田莊園也拆了,將里面的亭臺樓閣全部搗毀,木料二次利用,土地發給人種糧食。】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著天幕,略有所指道:
“勤,這是定位一個皇帝的重要標準。”
“任何一個皇帝只要勤于政務,至少可以斷定不是個昏君。”
“畢竟昏君都是很懶的,不愿意處理煩瑣的政務,只是將政務都交給太監打理,自己只顧吃喝玩樂。”
劉禪:啊?
相父是不是在說我?
嗚嗚嗚!相父說我是昏君!
我……我……
劉禪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后宮生活。
嗚哇!相父說的對呀!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品了品那段《史書》上給的評語。
搖搖頭道:
“雖然勤政,但過猶不及。”
一旁的曹叡好奇問道:
“大父怎知他過猶不及?”
曹操指著天幕道:
“叡兒你看,六署、九府常行職事,莫不啟聞,取決詔敕。”
“可知六署九府否?”
曹叡點點頭,朗聲道:
“除署、功論、封爵、貶黜、八議、疑讞等為六案署。”
“太常、光祿勛、衛尉、廷尉、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仆、大鴻臚等為九卿府。”
曹操摸著胡子笑道:
“是啊,但這么多例常該辦的職事,都要向他啟奏聽聞,且聽由詔令決定。”
“這就會導致,往往一個不算重要的批示都要等很久。”
“而那么多奏章,也都會無法及時回饋。”
“他的勤政反而會影響朝廷的運轉。”
一旁的曹丕也開口道:
“古云:明君揆才頒政,量能授職。”
“三公坐而論道,九卿作而成務,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
“這句話并不是說讓君主什么都不干,而是繁碎職事,各有司存。”
“君主總而親之,只會君主愈勞而人臣愈逸,此所謂‘代庖人宰而為大匠斵’也。”
“并且……”
曹丕咂了咂嘴,看了一眼曹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