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不客氣的說,是一個有些極端的佛教徒。】
【公元521年,于建康宮對面大興土木,斥巨資建造了一座寺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
【而同泰寺的鼎鼎大名,全靠梁武帝一人撐著。】
【公元527年三月初八,六十四歲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在寺廟里吃住、念經、勞動,三天后,于三月十一日回到皇宮。】
【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又一次來到同泰寺,這次他是來寺廟舉行“四部無遮大會”的。】
……
大隋·文帝時期
七歲的楊諒依偎在獨孤伽羅的懷里,看著天幕好奇道:
“阿耶,阿母,什么是四部無遮大會啊?”
一旁正在處理政務的楊堅聞言笑道:
“四部無遮大會乃梁武帝首創。”
“四部是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種不同身份的佛徒。”
“無遮指不分高低貴賤、不必保守遮掩,眾生平等,暢所欲言,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佛法心得。”
說著說著,楊堅來了興致。
“且梁武帝還建立了儒、道、釋三教同源說。”
“例如,老子孔子是佛祖的弟子……”
楊諒看著滔滔不絕的楊堅,不由看向獨孤伽羅,然后就發現自家阿母也聽得津津有味。
撓了撓腦殼,聽不懂。
……
天幕上
一群文武大臣于同泰寺外苦苦等候,
待寺廟內的講經之聲停下后,大臣們迫不及待邁進寺廟,來到露臺天井。
“陛下,經已講完,該回宮處理政務了。”
“是啊陛下。”
蕭衍頭也不抬、眼也不睜的開口道:
“此間已無皇帝,我已舍身出家,法號冠達。”
……
【公元527年九月十六日,梁武帝脫帝服穿僧衣,于同泰寺講解《大般涅槃經》。】
【大會開完后,朝廷文武大臣都等著梁武帝回宮處理政務。】
【梁武帝當場表示,他不想當皇帝了,他要舍身為寺奴,出家為僧。】
【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
【二十七日,梁武帝還俗。】
……
秦漢的一眾皇帝表示:
別吵,朕在思考!
西漢一眾皇帝還好,只是認為這佛教可能就跟諸子百家一樣,這個皇帝也只是入了一家學派。
雖然不理解,但也能接受。
但東漢與三國時期等一眾皇帝表示。
我不理解!也不接受!
……
曹魏,
司馬三人皺著眉頭。
“這南北朝的皇帝實在是……實在是…”
才思敏捷的司馬懿頭一次啞口無言。
“梁武帝……”
司馬昭喃喃念叨著:
“這感覺就像魏武帝給張魯當教徒去了一樣……天崩地裂。”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喝著茶,看著天幕失笑道:
“自古信佛的皇帝不少,但像梁武帝這么瘋狂的還從為有過。”
一旁的武媚娘思考一會,道:
“梁武帝會不會是借由壯大佛寺勢力、聯合佛寺來制衡世族呢?”
李治瞥了一眼認真詢問的武媚娘,搖搖頭無奈道:
“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梁武帝是個絕無僅有的蠢貨。”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
“還是個比晉惠帝還傻的傻子。”
不理武媚娘一臉疑問的表情,李治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世族不是好個東西,但他們能治國。
梁武帝舍身期間,沒有出現大臣篡權和部下叛亂的事情,可見梁武帝以儒治國是取得成功的。
媚娘還需要歷練啊。
先試探一下,看看涉及宗教能寫到什么程度。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