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這些寺院彼此之間沒有一套固定的合作聯結,無法形成陣線。”
金色的腰帶與白色圓領袍被扔在地上。
“所以,如此松散的寺院制度遇上了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強勢君主,就立即敗退瓦解了!”
“好了!說完了!辦正事!”
……
【公元574年十一月,北齊后主正在玩紂王同款蝎子池。而北周已經在武帝的改革下在兵糧具足了。】
【北周大將韋孝寬向武帝上疏,獻討伐北齊的三條計策:
一、表面結好,養精蓄銳。
二、聯合南陳,以逸待勞。
三、百道齊進,一舉滅齊。】
【周武帝采納韋孝寬的計策,一面派人出使齊國,以示友好。】
【一面通婚突厥避免腹背受敵。】
【一面通好陳朝,大搞和平外交。】
【這一套絲滑小連招,秦始皇看了都得說好。】
【對,一說秦始皇才想起來。】
【周武帝還在北周搞了統一度量衡。】
……
大秦,
嬴政略一挑眉。
富國強兵、攘外安內。
遠交近攻、蓄勢待發。
這些不都是一個君主應該做的嗎?
秦國歷代先君,漢朝歷代明君。
無一不是如此作為。
至于統一度量衡,是個有腦子的皇帝都會這么做。
畢竟度量衡跟經濟有聯系。
不過……
嬴政想了想自三國之后出現的這些皇帝。
確實,這個周武帝不愧武字。
沉毅有智謀,能常自晦跡,而人莫測其深淺。
始親萬機,則克己勵精,聽覽不怠。
……倒是有幾分寡人的影子。
可惜……
手不由自主的捂住心口。
不是寡人的后代!
不過還好,也不是劉邦的后代。
……
東晉,
劉裕看著天幕笑了。
隨后低下頭,看著拄著長刀單膝跪地的胡人說道:
“人家踩著你的魏國就要統一天下了,你是個什么想法?”
滿身鮮血一臉血污的拓跋嗣吐了口血沫。
“呸!你管朕什么想法?”
“不管什么想法,朕的種就是比伱的強!”
劉裕臉上的笑意慢慢消失。
“蠻夷就是蠻夷,學不會謹言慎行。”
“來吧,一對一。”
看著眼前氣勢如虹的劉裕。
拓跋嗣實難相信這是一個剛剛殺穿兩百名甲衛所能有的狀態。
“呵……殺!”
英勇的胡人君主持刀沖向那如猛虎般的男人。
“唰!”
銀煉閃過。
劉裕甩了甩刀上的血跡。
隨即向前一揮。
“眾將士!入城!”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著天幕放聲大笑。
“還比不了比不了。”
“你這話應該放在朕統一天下的時候再說。”
“現在說,太早了!”
“哈哈哈哈!”
……
【公元575年七月二十五日,萬事俱備的宇文邕終于下詔,大舉討伐北齊。】
【九月九日,宇文邕患疾,大軍西撤班師回朝。】
【公元576年十月四日,宇文邕再次親自率軍,兵分七路東伐北齊。】
【公元577年正月十六日,宇文邕攻入鄴城,滅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