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到現在還在用,關鍵也就在于它的好用!
秦漢三國魏晉時的權臣,只要擔任了丞相、大冢宰之類的職務,就可以依靠制度的力量架空皇帝,指揮整個國家。
而在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之間互不統屬。
權臣再高,也不過一個中書令、尚書令。
在制度框架下是不能權傾朝野的,除非他掌握軍權跳出制度框架,才可能擾亂朝綱,總攬大權。
只憑這一個制度就將那些桀驁不馴的關隴勛貴們壓得服服帖帖。
怎能不是大才?
可惜其本性猜忌苛察,晚年又信受讒言。
導致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
乃至子弟,也皆如仇敵。
最后皇位落入煬帝之手……
……
【公元581年,命高颎、李德林、蘇威、鄭譯、裴政等人編修新律。】
【十月,以《北齊律》為藍本,同時博采兼收魏、晉、齊、梁等各朝法律的優點制定而成。】
【共有十二篇五百條條文構成的新律公布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開皇律》。】
【同時,新的政令制度也建立起來。】
【規定刑罰處斷的法規,和刑罰以外關于行政、官制、稅制的政令,共同形成了這個新的中央帝國的律令制度。】
……
大唐
李世民看著天幕。
“看似平平無奇,卻是徹底與過去的時代劃分開了。”
一旁蹲在亭外拿著樹枝戳螞蟻的小李治抬頭看了一眼天上,又低頭道:
“有什么區別?不還是北齊法律改的嗎?”
李世民瞥了一眼他。
“哼,無知小兒。”
“玩伱的螞蟻去吧。”
看著一旁的捂嘴偷笑著的長孫皇后和小兕子,小李治鼻子都氣歪了。
扔掉手里的樹枝,雙手叉腰氣呼呼道:
“那天上不是說以魏晉齊梁的法律為本嗎!”
“那魏晉齊梁的惡人那么多,他法律能好哪去!再說要是真好,隋朝能那么快就亡!”
李世民捻著胡須斜睨著他道:
“我不跟你扯隋亡的原因,就跟你說說他律令為什么是于南北朝劃分開的產物。”
“我問你,如果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這天突然收到本地大貴族一位郡公批的一張條子。”
“上面寫著,命令你某年某月某日去城外小河邊為新修的水渠運沙土,你去不去?”
小李治叉著腰抬頭道:
“當然不去了!我傻啊!”
“他有正式政令和公文嗎……”
說著說著,他愣住了。
是啊,沒有條文,就算是關隴勛貴或者“崔盧李鄭”這些頂級豪門,打的條子就只是一張紙而已,不能作數的。
政令一同,皆出于公門,國家是理論上的唯一權威。
但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得去了,因為郡公是世家大族,本地爵位最高的大老爺,他的條子不能不聽。
李世民看著突然呆愣住的小李治略有些詫異。
這小子這么快反應過來了?
不愧是朕與觀音婢的兒子!
李二鳳夸了自己一波,隨即悠悠道:
“別說一個郡公的條子,哪怕是朕寫一條詔令去命令一個百姓運沙土。”
“都做不得數。”
“但在新律令制度下,政令、征調都要由三省六部以及統轄的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正式令文為依據。”
“因為不經過中書省決定和草擬,門下省復核后發出,尚書省再下發其余部門,部門的公人再去下令。”
“這條詔令就是一張白紙。”
“不做數。”
……
終于寫到功績盤點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