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科舉制的本意。
天幕上
十二冕旒掩蓋著帝王面目。
殿下的群臣恭敬而侍。
一位大臣此時正在陳述上表。
“當今郡縣,倍多于古。”
“有些地方,方圓不到百里,然境內卻設有數縣。”
“有些地方,戶口不滿千戶,卻有兩個郡在管轄。”
聲音回蕩在大殿內,皇帝掃視著群臣臉上的顏色。
“空領俸祿而不理事的官吏眾多,國家財政日益增加。”
“吏卒倍增,田租戶稅卻一年比一年短收。”
大臣舉著玉笏長躬及地,朗聲道:
“陛下,今之天下,民少、吏多!”
”十只羊兒竟要九人放牧。”
“為今之計,當保留有用的官吏,裁去閑散的冗員。”
“合并小郡小縣,量置為較大的郡縣。”
“如此,國家不必浪費給付冗員的俸祿,郡縣也比較容易推舉出賢良之才。”
話音落下,楊堅淡淡問道:
“眾卿可有異議?”
左側為首的一位大臣出列道:
“陛下,楊尚書言之有理。”
“今天下一統,六朝弊政皆該一掃而空。”
楊堅看著其余眾臣沒有意見,點點頭。
……
【公元589,隋朝完成統一,楊堅開始治理天下。】
【因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各方戰亂頻仍,歷朝歷代或為賞賜功臣,或為拉攏豪門,往往要濫設州郡,廣布官吏。】
【天下一統后,全國一共有二百四十一個州,六百八十個郡,一千五百二十四個縣。】
【河南道行臺、兵部尚書楊尚希上書說,把小的郡縣合并或裁撤。】
【但鑒于州郡重疊的情況極為嚴重,楊堅沒有采用楊尚希所提的并小為大的建議,而是更進一步的徹底解決。】
【將從西漢延續下來的超過四百年的地方制度“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二級制。將郡徹底取締。】
……
大秦,
嬴政計算著。
也就是一個州下轄兩三個郡,一個郡下轄兩三個縣?
這接受朝堂管轄的州郡也太多了。
如此繁多的機構,不僅是要耗費大量的財政、降低行政效率。
最關鍵的,豈不是極大助長地方勢力?
嬴政搖搖頭。
不如郡縣制方便。
隨即又一愣。
等等!
州縣二級制,郡縣二級制。
嘴角再度上揚一個弧度。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回想了一陣。
隨后確定了開創三級制度的“嫌疑人”
又是自己那個好大孫!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撓了撓臉。
不是你講點道理好伐?
從秦末到現在,天下的郡地增加到了一百多個!
翻了一倍!
一百多個啊!
你讓朕怎么治理!
就是把秦始皇拉過來!一天的奏疏都能累死他!
把一百零九個郡劃為十三州,這不就方便治理了嗎。
但最關鍵的是。
朕可沒把州刺史放進行政體系里!
把他們放進行政體系里的是……
劉徹想了想,從記憶里扣出一個人影。
是劉宏那個豎子!
所以,給朕把那四百年砍下去一百年!
……
炎漢·靈帝時期
講道理!
劉宏氣憤的看著天幕。
隨即又垂頭喪氣的低下頭。
這的確是我的問題。
要不是未來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各郡面對黃巾起義軍毫無辦法。
朕也不會被迫派任州牧去地方整頓諸郡。